撰文︱曾宪勇
出品︱阿桶观察 勇砺商业评论
哪怕站在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的高台上,周鸿祎仍然忘不了自嘲一下前一日的“工伤”。
“很多人给我发微信关心我的手断了没有,感谢大家的关心。很幸运我的手没什么大问题。昨天闹了一个笑话,到今天想想,它反映了安全行业人的特点:一是安全行业人都很执着,碰到什么事情,先琢磨问题。二是有比较‘2’的精神,一定要亲身试验,亲身钻研。以后大家在体验安全问题的时候不要拿自己的手做实验,火腿肠和黄瓜可能更合适一点儿。”
作为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曾自嘲自己的演讲风格像数字人,板着脸缺乏感情。不过,笔者亲历了本届ISC.AI2024上几场老周的演讲和采访现场,其中不乏调侃和段子,甚至一出来就开始讲故事。
“2020年3月份,我冒着疫情风险在旧金山参加ISC,没想到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ISC。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让我赶快回国,公司要宣布一些事情,怕给我带来风险。我就莫名其妙地买了机票回来,刚一落地,360便宣布发现了美国的APT攻击,后来,ISC取消了我们公司的参会资格……”
按老周的表述,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后来随着360陆续捕获美情报机构对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科研单位、政府机构长达十余年的网络渗透和攻击信息,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以往“单向透明”的优势,360也终于被美国列入双重制裁的黑名单。
用“模法”打败魔法
明眼人会注意到,“AI”成为本届互联网安全大会的一个全新主题词。
在周鸿祎看来,AI与互联网的联手,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升级”。
安全和AI已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AI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问题,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AI又将成为解决安全问题的新手段。
“AI一定会成为坏人的工具。之前的网络安全是人与人的对抗,未来将变成人与机器的对抗,最后会发展成机器和机器的对抗。”周鸿祎认为,AI带来的安全问题用传统安全思路解决是不行的,因为AI比传统的软件聪明。“所以,必须要用AI应对AI升级的安全问题。以模制模,用魔法打败魔法,必须用大模型来解决大模型的安全问题。”
老周承认,AI会冲击很多行业,但他认为AI同时也会重塑很多行业和工作岗位。
“大家都很恐慌,有人说AI时代来临之后,人类会被淘汰,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AI淘汰人,而是不懂得用AI的人被AI淘汰。AI是非常强有力的工具,会使用AI的人将如虎添翼,AI普惠将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AI带来的能力。”他说。
人工智能未来会掀起一场工业革命。周鸿祎对此深信不疑,同时他认为,“大模型对所有行业都会带来巨大的变革,但这不一定叫‘颠覆’,很多行业会因此直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所以我认为用‘重塑’这个概念会更好。”
老周认为,“安全即服务”是未来趋势。所以,用安全大模型对AI赋能,不是与人才抢饭碗。与出租行业和快递行业不同,安全行业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将AI与安全结合,反而会弥补安全行业的巨大人才缺口。
逃离大模型的“五个误区”
周鸿祎认为,大模型研究实际上有五个误区。
一是做大模型不要宏大叙事,总想脱离具体场景,搞一个宏大的产业大模型,实际是很难交付的。
二是不要追求万能,很多企业老是想做万能大模型,希望解决所有的问题,事实上大模型做不到。
三是以为有了大模型,就可以把原来的IT系统和数字化系统一脚踢掉。这个是错的,大模型只是个“大脑”,可能它只有“嘴巴”和“耳朵”,只有加上原来的IT系统,大模型才能有了“手”和“脚”,才能进入自动驾驶状态。
四是认为通过大模型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跳过数字化阶段,但是实际上,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完成数字化积累,就没有数据,就没有知识,仍然做不出自己的大模型。
五是微软提出的Copilot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技术路线,但是在业务上,该模式未必适合中国用户。不要迷信用户提示词,提示词或许是目前中国普通用户和企业用户使用人工智能最大的障碍。
因此,在周鸿祎看来,关键问题是找到问题的关键。要改变思路,不追求全能大模型,而是通过一个大模型在企业里找到垂直场景,找到一个细分的切口,一个模型干一件事情。
“不要期望做出一个大模型,它又能写诗,又能作画,还能脑筋急转弯,还能解决企业和政府的问题,这是不现实的。”周鸿祎表示,“大模型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能力。能力固然很重要,但能力一定要跟场景相结合,才能真正地产生价值,才能够真正地让用户使用起来。”
当大模型不再是问题之后,最重要的是找明星场景。对于明星场景的定义,老周有自己的见解,“明星场景就是在企业里向上迎合决策者,向下考虑基层员工,对外考虑客户和产品服务,对内考虑内部管理流程,继而找出4个‘10倍’——能不能找到一个场景,减少10倍的人力,降低10倍的成本,提高10倍的效率,提升10倍的体验,按这个思路找痛点。”
在老周看来,大模型也不是操作系统。因为如果是操作系统的话,全世界只要有三四个大模型就够用了。“我觉得大模型更像今天的电动机,这东西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快可慢,就看怎么用。比如把电动机用到工厂传送带,就变成流水线,如果加上四个轮子、底盘、外壳,就能得到一辆汽车。”
虽然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用户并不需要时刻操控和接触发动机,用户仅仅需要发动机提供的隐形能力与很多其他部件相结合。“比如今天我们用到的剃须刀、扫地机器人、电动牙刷里面也都有发动机,但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老周说。
把大模型拉下神坛
2023年是大模型之年,百模大战解决了大模型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但进入到2024年之后,在老周看来,行业不应该再卷模型了,而是要关注应用落地,至今为止,他所看到最重要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安全”。
“我们要把大模型拉下神坛,把‘免费’贯彻到底,不仅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服务,而且要在行业内,第一个宣布安全大模型免费,让人人都能获得大模型带来的技术红利。” 在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数字安全峰会的台上,周鸿祎公开宣布360安全大模型正式免费这一消息。
当然,“安全大模型免费”需要有自己的底气。
据统计,在10年内,360公司累计投入将近300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等于网络安全行业里超过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在全国建立了200个数据中心、20万台服务器、1万匹智算中心算力,拥有2000位核心专家、数万位签约专家、亚洲最大的高级白帽子黑客团队,数据积累总规模达到2.2EB,每天新增1.5PB,总样本量320亿,恶意样本52亿,网络测绘数据总量300亿条……
与此同时,老周也再三强调“大模型免费”是有边界的。采购了360安全大脑、360终端安全、360安全器服务的企业安全用户才可以享受免费升级的安全大模型服务。免费的仅是六个安全大模型,通用大模型不会免费,因为通用大模型的成本太高,而且是以公有云的方式提供,再便宜也不能免费。
对于免费,老周算过自己的生意账。
TOC类产品,用户每一次使用时都有产生成本,用户越多成本越高,用户使用的次数越多成本也越高,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免费。但对于企业级安全产品而言,它并不是一个独立产品,需要与此前360卖给用户的终端安全或者安全大脑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价值。因为这些专用大模型是私有化部署到用户企业内部的,不会产生算力成本,当然可以免费。
“相当于原来的产品是靠蒸汽机推动,现在直接变成电动机推动了,加量不加价,我就不会额外收钱。比如你来我的餐馆吃饭,送两瓶啤酒没有问题,但你说不点菜只喝啤酒,这肯定不行。”老周说。
我不造车,但我要坐车
在这次ISC.AI2024会后的媒体访谈环节,当笔者询问360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与大模型之间是否存在业务关联时,老周的答案是:我不造车,但我要坐车。发展安全大模型,也是安全迈向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
“自动驾驶这个行业虽然诱人,但它肯定不是我们的专长。要做自动驾驶,不只需要有大模型能力,还要拥有车载数据、车辆控制能力、激光雷达适配能力……这些我们肯定做不了,所以360不会去轻易造车。”
前两天,老周坐着那辆曾经将自己的手狠狠夹了一下的新能源汽车,在路上开了30多分钟。面对各种复杂的路况,这辆车居然全程拉着他安全返回。这个经历让周鸿祎产生了“真正的自动驾驶可能在一两年内就会实现”的激进想法。
虽然360不会轻易染指造车,但是车联网安全却是绕不开的话题。
车企过去对安全的重视更多放在传统物联网安全上,但现在涉及车联网之后,两个安全问题被迅速提上议事日程:一是隐私安全问题。用户坐在车里,车内用户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二是汽车安全控制问题。当未来真正实现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后,一旦车厂运营中心被攻击,轻则汽车与车厂失联,黑客向不同车辆发出不同指令,无论车内有无乘客,车门一锁,一路狂奔,这个危害就很大。一辆车就相当于一枚炸弹。
“就像汽车出厂前要做碰撞试验一样,在数字世界里,汽车出厂之前也要经过‘数字碰撞’,确保没有已知的安全漏洞。”周鸿祎表示,不但汽车车身没有安全漏洞,给汽车下达各种指令的车企服务器同样不能存在各种安全漏洞。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意识到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而并不仅仅是在汽车上提升安全系数。在这方面,360有比较成熟的方案,甚至参与制订过工信部的相关安全标准。
把大模型从原子弹做成茶叶蛋
老周坦言自己在公司以“产品经理”面孔出现的时候,往往会以一个“非常没有耐心用户”的角色出现,经常第一时间将自己发现的问题直接截屏、转发给产品经理,让他们马上改进。
“在大模型行业,360立足自己的定位,首先需要做好三件事。”老周说。
第一,作为一家安全厂商,360一方面要用安全大模型解决安全行业的很多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大模型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
第二,360本身有很多消费级软硬件用户场景,比如360浏览器、360搜索、360儿童手表和360摄像头,这为360用专业大模型对以上产品进行赋能提供了可能。
第三,360要把大模型从原子弹做成茶叶蛋,让企业和政府可以用非常低廉的成本来训练和运用自己的专业大模型,推动大模型普及。
“一句话,大模型要引发工业革命,不能是少数人做,需要走入千家万户,一是要把模型做小,成为个人产品。二是要走入千行百业,而不是一定要动用几亿美金、万卡算力才能做大模型,否则中国大部分企业都可能与大模型无缘。”周鸿祎如是说。(文/曾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