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即使你不投 它也和你息息相关

专栏号作者 坤鹏论 / 金沙手机网投app / 2019-04-24 11:20
"

脱债就是脱险。

——英国谚语

昨天,坤鹏论在《战争是债券之父 今天说说债券史》和老铁们聊了债券的历史。

这其实就是我认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尽量从其源起开始,并梳理清楚它的发展历程,这样再将目光收回到当下时,就会对该事物有了更加清明的认识。

今天,就来谈谈债券,特别是国债的意义,其风险指标,与股票投资的关系、国债的类型等。

2018年全球债券总市值约为90万亿美元,而截至2019年2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债券余额约13万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

相比之下,2018年全球股市市值为74.31万亿美元,而我大A股2018年总市值48.93万亿元,都和债市市值有不小的差距。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是100多年来全球金融资产表现最差的一年。

昨天,我们知道了债券源起战争,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债券基本也只为了战争。

因为那些日子里,伟大的凯恩斯还没有降临世间,各国政府单纯地不懂和平时期也能寅吃卯粮,即使搞财政赤字和借债,也往往是在战争时期,比如:羸弱的欧洲政府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

一、中国皇帝为什么不借债

农耕时代强大了1000多年的中国,因为一直富足不差钱,所以,在金融技术要远远落后于欧洲。

比如:国债这么好的金融工具,一直到了清朝末期才开始发行国内公债并大量举借丧权辱国的外债。

不过,中国最早的国债可以追溯到战国末年,那时候的周天子——周赦王为了联合六国讨伐秦国,向洛阳的地主、商人和乡绅借了一笔钱,然后立好了字据,承诺战争结束后连本带息一起还清。

到了和六国约好的日子,周赦王带着6000人马到了集合地点,结果除了楚、燕二国外,其余各国毫无音信。

于是,抗秦攻秦的计划只好作罢,已集中的人马也各自散去。

秦国得知周天子要联合关东六国抗秦伐秦,那还了得,岂能善罢甘休,便命令大军攻打周天子。

秦军打到王城,周赧王降秦,被秦赶到伊阙南边的新城。

之前的债主们一齐赶到新城向赧王讨债,赧王无法招架,就躲进一处建在高台上的驿馆内,这处高台就被称为“逃债台”、“避债台”。

自此也就诞生了一个叫债台高筑的成语。

为什么中国的皇帝们不爱借钱?除了中国一直相对富足外,坤鹏论认为还有以下原因。

重农轻商的儒家思想一直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会文武世,货卖帝王家,这样的思想一直牢牢地统治着中国历代人民。

甚至有人质疑道,如果要花6年的时间来记忆中国典籍,爱迪生还能不能对电力产生兴趣。

本来搞商业都会被认为家门不幸,下九流,仕农工商排最后,商人重利轻别离,再去从事玩钱的生意,那简直对不起列祖列宗。

做事,做什么事,往往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会起很大作用,正是这样的因素造成,即使面对显而易见的利润,大多数人也要三思而行。

聪明人都去读书考取功名了,再加上人们的心理排斥,商业界的整体智商与文化水平就会落后,商业和金融创新自然而然也就难以产生、发展。

而且,历史上的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世界最强大的封建王朝,皇帝天下至尊,一言九鼎,让人世间最高贵的天之娇子向老百姓借钱,对于皇帝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比如:辉煌的宋朝,政府在面对军事危机时,都没有发行债券,而是印刷了更多纸币,搞通货膨胀,甚至有的朝代则直接往银子、铜钱里面掺假,变相通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我撒币的道理,哪有我借钱的理由!

再说了,看看周围那些小破穷,估计想借也借不来。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古代的帝王术,他们深知商业的利与弊,定下了可用之,不可重用之,用过之后,甚至可以宰之。

皇帝从小就被教育,商人重利,利大后心必大,心大则会谋权,用利获取商业之外的利益,第一就是政治。

可以说,中国大多数朝代应对财政危机的方法是利用通胀,而不是给老百姓画饼将支出转到未来。

即使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宋朝政府也没有借款,反而是把款贷了出去,这一做法对时间观念和国家发展有着微妙的影响。

在中国,从《管子》的时代开始,政府就被认为应该提供战略性的经济准备金,这是保持经济流通的能力,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在自然灾害和军事危机发生时它能够让民众自保,而财政部门的责任就是用好这笔准备金。

在后世的研究中专家认为,中西方金融制度出现分流的时间点就在宋朝,在欧洲国家意识到人们对于债券的惊人需求时,当时的大宋还没有发展出国债机制。

还有专家研究后认为,中国古代的财政政策相当厉害,成功地解决了包括统筹规划、资源分配和风险转移等种种难题,中国找到了实现货币化和促进市场发展的途径,大部分时间不会拮据到借钱渡日。

历史学家认为,宋朝时的中国堕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中国农业在第一个千年太过繁荣,以致没有对进一步革新的需求,相反,欧洲的起步水平较低,因此有更加强烈的快速发展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的需要。

而新技术从创新到普及,需要有强力的资本施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术,而欧洲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商业银行和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已经存在了至少200年,当19世纪时的铁路公司想要募集资金来铺设铁轨、制造车厢时,它们能够联系到一大批愿意为未来的稳定现金流支付大笔金钱的投资者——那时已经存在投资机会的需求和能够开发满足需求的产品的系统技术。

相反,中国很少用有组织的方式来将个人投资者的资本和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联结起来。

二、凯恩斯主义助力国债

让我们再回到债券和国债的话题,和平年代以来,国债一直是各时期经济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凯恩斯则为政府大肆借钱挥霍未来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认为,为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运用扩大政府开支的办法进行反周期操作。因为增加税收作为扩大政府支出的来源,会减少私人消费和投资,相互抵销,达不到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

但是,如果以举债的方式来扩大政府支出,则结果会大不相同。因为政府举债支出一般可以用于两种用途:一是兴办投资项目,如兴办公共工程;二是弥补其他预算赤字。

政府举债如用于兴办投资项目,则会增加投资需求,如用于弥补预算赤字,则又可以提高消费需求。

总之,政府举债不论用于何种用途,都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上世纪40年代后,各国政府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日益强调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管理作用,而国债就由单纯的财政融资手段演化为需求管理手段,成为一种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三、国债是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目前,国债是各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工具。

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并称为中央银行三大法宝。

其中,公开市场业务又是中央银行运用最频繁的日常管理手段。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而且还会对利率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使用规模和结构。

而国债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一种理想操作工具,因为国债市场容量足够大,加之其安全性高,往往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且国债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其无风险性决定了它的价格只是市场资金供求活动的客观反映,不会过多地受其他因素干扰,价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短期国债,收益率预见性强,有利于防止市场投机。

因此,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成为各国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首选工具。

另外,为了保证国债的信用,各国基本都有《国债法》,我国也不例外,这是从法律层面为其增信。

还记得坤鹏论以前讲解过的MLF、正回购、逆回购吗?

它们其实都是央行在公开市场的货币操作,而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国债。

MLF全称叫中期借贷便利,201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

其发放方式为质押,银行需要拿出国债、央行票据(可以理解为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MLF的期限有3个月、6个月和一年。

举个例子加强一下理解,商业银行手里有100元国债,可以拿这个国债到央行借100元出来,约定一年后偿还100元加利息赎回国债,这个借的100块就是MLF。

除了国债,其他类型的债券也可以进入MLF操作,唯一的区别是质押率,国债的质押率是百分之百,也就是100块国债可以抵押100元资金,100元其他类型的债券可抵押资金需要再乘上一个小于1的质押率。

回购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这是央行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逆回购是指央行出钱买一级交易商的有价证券,这样市场上钱就会多起来,同时会约定几天后(主要以7天为主,这属于常态化操作,而14天、28天为辅),央行再按照原价加上一定利息(按一定利率即按中标利率计算)把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

不管是逆回购还是正回购,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货币政策调控。

这里所说的有价证券就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

这样,央行通过控制正/逆回购的节奏、规模、利率,来调节市场上钱的供应量和短期利率水平。

有时,我们会把正回购、逆回购的作用搞混,其实只要记住“水逆水逆”,放水的就是逆回购,给市场放水,钱会多。

四、国债和你我息息相关

可能有老铁说,我也没买国债,和我有毛关系?

我们所有人,不论是否愿意,至少在两个重要方面受到债券市场的影响。

首先,我们积攒下来以备年老之时使用的资金中绝大部分都被投资到了债券市场。

其次,因为债券市场规模庞大,而且政府被看作是最值得信赖的借款人,所以,债券市场为整个经济设定了长期利率。

当债券价格下跌时,利率将会上涨,其后果就是给所有借款人带来痛苦。

假设债券市场开始因为政府的巨额债务感到恐慌,投资人开始担心政府可能无力支付此前承诺的年度利息,或投资人开始对货币健康状况担心,在这种情况下,恐慌的投资人会抛售他们手中的债券,进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

而只有当债券价格足够低廉,从而弥补政府违约或货币贬值等不断增长的风险的时候,才会有购买者购买债券。

世界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传奇式债券投资专家比尔·格罗斯曾说过:“债券市场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们是所有市场之本,信贷成本以及利率,最终决定股票、房产以及所有资产类的型的价值。”

在政治家看来,债券市场之所以强大,部分原因在于它每天都对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做出判断。

货币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所有指标中是最灵敏的。

1982年9月28日《华尔街日报》中一篇论述债券市场对经济事件的反映能力的文章,它的结论如下:

“由10种利息最高的公用事业债券和10种利息最高的工业债券的平均价格所组成的国债指数,一直比美国商务部的领先指标指数提前数月见顶或见底,虽然两者都具有预测经济周期转折点的能力。”

但是,债券市场真正的能力在于,能够通过较高的借贷成本对政府施加影响。

即使只有0.5个百分点的上涨,都能使政府本来已经相当庞大的财政支出增加更多待偿还的债务,从而导致已经债台高筑的政府蒙受巨大损失。

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关系中,存在着这样的循环:更高的支付利息导致更大的财政赤字,债券市场将会更加糟糕,债券再次遭到抛售,利率再次上涨……

最终,政府都要面临无法回避的三选一困境:

拖欠部分债券;

稳定债券市场,削减其他领域的财政支出;

通过增加税收而降低财政赤字。

债券市场的建立,为政府借款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危机阶段会左右政府政策。

五、国债的风险指标

国债的风险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数量风险,另一个是使用风险,后者由于很难对国债项目一一考察,所以主要看前者。

数量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国债负担率

公式: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

这一指标主要衡量政府累计债务相当于经济总量规模的比例。

国际一般认为债务负担率不应超过45%。

从实际运行看,目前不少发达国家这一指标高出不少,比如:2018年初纽约的国债钟显示,美国的债务总额已经高达20.6万亿美元,联邦预算赤字将近6500亿美元。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9.7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国债负担率为104%。

那中国呢?

2018年中国GDP首次突破90万亿,2018年末的国债余额接近15万亿元,计算出来的国债负担率是16.67%。

真心不高!

但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发行国债历史已有上百年,国债余额积累多,而我国真正的国债发行是从1981年开始的,只有38年的历史。

西方国家国债负担率控制在45%左右水平,是与其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基本一致,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40%~50%。

那我们的比例呢?

财政部2019年1月公布,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税收收入156401亿元。

发现没有?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是20%多,而国债余额与税收收入基本相抵。

这也可以说明,我们对于债务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单看较低的国债负担率不一定能说明同样的问题。

2.国债依存度

公式: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

也称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

它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比例越高,表明财政政策对债务收入的依赖性越大。

国际上关于国债依存度的经验标准或警戒线是15%~25%,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公认的警戒线为25%~30%。

我国国债的发行和偿还是中央政府独有的职权,所以计算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更有现实意义。

2018年我国共发行国债3.68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906亿元,国家财政国债依存度为:16.66%左右。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708亿元,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为:112.5%,真够高!

坤鹏论又对比了以前年份的数据发现,我国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一直不小,这说明中央财政支出过多地依赖于债务收入,国债规模偏高,财政处于脆弱状态,并对财政的未来构成了潜在威胁。

3.国债清偿率

公式:国债清偿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收入

这个指标表明当年取得的财政收入用于国债还本付息的状况。

该指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弱,依据国外经验,一般应控制在10%。

坤鹏论只找到了我国2018年还本的数额——22264.72亿元,但利息率并没有找到,所以无从给出准确的清偿率。

但从往年数据可以得出,我们的国债清偿率一直不低,甚至不少年份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也远高于国际警戒线。

这说明,我国中央财政债务清偿能力较差,财政运行风险大。

当然,这其中也有我国的特殊原因,比如:我国财政占GDP的比重比西方国家少,财政集中度高,10%的警戒线显然有些苛刻,修正到20%是可以。但是,即使这样,实际数据依然高于这个指标,甚至在某些年份不断上升,其背后的意义在于中央政府的偿债能力越来越弱,风险依然较大;近些年,国债的还本付息压力大,在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困难到不能根本扭转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发新债还旧债”,随着国债规模越来越大,国债风险也会跟着加大。

目前,从国债负担率看,我们发债的空间有,但再结合偿债能力,却有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坤鹏论认为,对于发债,我们一定要谨慎,因为西方国家高国债负担率是债务余额滚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结果,如果我们的国债发行规模按目前的发展势头走下去,再过三五十年,负担率也会很高。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GDP总量和财政集中度上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早,每年创造的GDP比我们高很多,而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财政集中度),一般在30%~40%,甚至超过50%,明显高于我们。

而我们到2018年,财政集中度也才20%多,所以不能简单地用45%这样的国债负担率来衡量我们的债务规模。

我们要更多将注意力关注在国债余额增长速度、偿债能力和国债依存度指标,适当控制国债发行规模,采取积极的财政调整措施,改善财政状况,降低财政的债务风险。

六、债券市场的定义

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是(金融市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个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可以为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融资工具;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社会经济中一切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

可以说,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构成了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基础。

债券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的市场。

债券发行市场的作用是将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工商企业等为筹集资金向社会发行的债券,分散发行到投资者手中。

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

债券一经认购,即确立了一定期限的债权债务关系,但通过债券流通市场,投资者可以转让债权,把债券变现。

债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相辅相成,是互相依存的整体。

发行市场是整个债券市场的源头,是债券流通中场的前提和基础。

发达的流通市场是发行市场的重要支撑,流通市场的发达是发行市场扩大的必要条件。

七、债市和股市的关系

首先,国债和股票不一样。 

无论如何炒作国债,都不会偏离本金太高,股票,就不行了。

之前坤鹏论曾在文章中介绍过债市和股市之间的关系,为了文章的完整性,把内容再在这篇讲一遍。

债市的牛熊总会走在股市的牛熊前面,所以,了解债市的走势对于股市的判断很有帮助。

债市和股市之间具有以下规律:

当债市的牛市到达最后阶段,股市才开始走牛。

当大部分人都知道股市牛市来临时,债市已经开始走熊。

当债市的熊市跌到了最后一波,股市才开始从牛市转为熊市。

当大部分人都知道股市熊市来临时,债市又开始提前走向牛市。

这样的规律完全是经济周期所决定的,也是资本逐利的体现,人类为了保值、增值,会对自己剩余财富不断进行转移,总是向着可以获得更高收益的金融工具转移。

当国家的经济进入复苏期,社会各行业平均利润率逐步升高,而贷款利率其实就是各行业平均利润率,于是银行利率停止下降。

但是,这个阶段银行利率依然在最低点,社会流动性也充足,债市靠惯性会进入其牛市的最后一波。

也因为经济复苏,利率下降,股市开始进入牛市。

股市走牛一段时间后,之前因为躲避熊市和经济萧条而进入债市避险的投资者,因为债市长期上涨,收益率开始远远低于股票的分红率,银行利率开始上涨,导致债市基本面逆转,他们开始大量从债市撤资,并投向股市。

于是,债市开始走熊,股市继续走牛。

随着经济由复苏进入繁荣,社会各行业平均利润率到达高峰,股市进入牛市最后阶段,债市继续走熊。

当经济由繁荣进入危机期,为了应对危机,国家开始不断收紧流动性,社会各行业平均利润率也开始下降,经济滞涨,此时,股市和债市会同时下跌。

当经济从危机进入萧条期,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又开始逐步放松货币,但社会各行业平均利润率仍然在下滑,贷款需求下降,大量宽松出来的银行资金首先会进入债市,而此前经过了漫长的下跌,债市的收益率开始处在历史高位,具有了投资价值。

当大部分人知道熊市来临后,投资人又开始将资金从股市向债市转移,从而推动债市开始走牛。

相比股市,中国的债市制度较完善,参与者大多为机构和理性投资者,趋势性更强。

所以,在股市熊市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债市来判断股市所处的阶段,当债市进入牛市的最后疯狂时,一般来说,股市的牛市也就到来了。

另外,在债市中如果短期收益远远落后于长期收益,这对于长期债券是个牛市信号,如果短期收益接近长期收益,则对于长期债券是个熊市信号。

比如:美债收益率一旦出现短、长期收益率倒挂,则被专家认为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佳,未来通胀水平会走低。

因此,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与2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差值常常被专家当成了一个预测经济衰退的指标:他们认为当该差值为负值时,未来1~2年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大大上升。

正因为债市很重要,再加上美国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所以美债收益率的变化会牵动全世界人的心,以后老铁们在看金沙手机网投app 新闻时,可以多多留意,其新闻非常多。

最后,坤鹏论再提醒一下,债券的收益率和其价格或投资者对其需求程度呈反比。

比如:新闻说,美债收益率快速上涨,那肯定是因为伴随着对美债的抛售——投资者急于卖掉手上的美债,比如:1000美元面值的债券以950美元的价格成交转让,债券价格下降了,收益率自然上升。

八、国债的种类有哪些

1.凭证式储蓄国债 

它的前身就是鼎鼎大名的国库券。

这是一种纸质凭证形式的国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来记录投资者的债权。

它有点类似银行的定期存单,但利率通常比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

凭证式储蓄国债的主要特点是投资便捷、安全性高;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投资门槛低,购买额为百元的整数倍,最低为100 元;本息有国家信誉作为担保,风险极低,且免缴利息所得税;可以记名挂失,安全性较好。

该国债也具备一定流动性,虽不能上市交易,却可以随时到银行网点兑取现金。提前兑取时要交纳手续费,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接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相对来说,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则只能按活期利率计息,利息损失大得多。

2.电子式储蓄国债 

它和凭证式储蓄国债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以电子记账的形式取代了纸质凭证,用于记录债权。

购买非常方便,既可以到网点柜台办理,也可以登录网上银行购买(大部分手机银行没有)。

电子式储蓄国债和凭证式储蓄国债的利息给付方式有所不同,后者为到期一次性兑付本金和利息, 前者则是在每年约定的日期给付持有期的收益。

此国债到期后,可以直接在网银中操作。

3.记账式国债

它与储蓄国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上市流通,需要资金时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卖出。

同样也可以在网银中购买或卖出。

记账式国债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

需要注意的是,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记账式国债,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到期前的市场价格有可能高于或低于发行面值。

而储蓄国债在发行时就对提前兑取条件做了限定,投资者无需承担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而带来的价格风险。

总之,记账式国债流动性更好,而储蓄国债更适合注重投资安全性和收益稳定性的投资者。

另外,在证券交易软件中我们还可以经常看到国债逆回购,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短期贷款,是你把证券账户的钱借给别人来获取固定利息。

而别人以持有的国债等债券做质押,期满后向你还本付息。

沪市的资金门槛是10万元起,10万整数部递增。

深市的资金门槛低,1000元起,1000元的整数倍递增。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投资专家都建议在自己的组合中配置一定比例的国债,但是,这个坤鹏论不好评论,建议你认真读一下本文,然后再决策。

不过,你要领会专家建议投资国债的本意,主要还是其风险低,也就是寻找风险尽量低的投资产品,作为你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在最差最差的情况发生,你起码保有一部分安全的钱财,这是有必要的。

坤鹏论在本文中基本谈的是国债,对于其他类债券提的很少,原因其实早在其他文章有所提及,那就是中国债券评级机构不靠谱,大量借债的公司不靠谱,还是等它们都靠谱时才考虑吧。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坤鹏论 

请您关注坤鹏论微信公众号:kunpenglun。坤鹏论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创始人为:封立鹏、滕大鹏、江礼坤,是包括今日头条、雪球、搜狐、网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网站或自媒体平台的特约专家或特约专栏作者,目前已累计发表原创文章与问答6000余篇,文章传播被转载量超过600余万次,文章总阅读量近10亿。

分享到
声明:金沙手机网投app 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金沙手机网投app 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文导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