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10亿成硬门槛,2018云市场可能会融不了资专栏号
2017年的云市场,是疯狂冒进的一年,也是踩雷爆破的一年。为了拿到续命钱,云厂商想进一切办法烧钱做营收,CDN因其更容易做收入而被各家云厂商盯住。然而,CDN过高的刚性成本,以及越来越猛烈的价格战,成为压垮云厂商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行业越来越像一座暗藏凶机的围城,城外观望的人还在心痒想进来,城内苦熬的人则在想尽办法逃出去。
这不,新年伊始,曾经豪气万丈的万达云就深陷裁员风波,就连刚成立两年多的CDN创业公司白山云也改旗易帜,宣布发力云后市场,回避已经是红海市场的CDN业务。站在2018年的起跑线上,云服务市场究竟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万达云的崩塌,只是一个个例吗?
10亿营收就要亏6亿,云市场年亏损10亿成硬门槛?
时至今日,很多人对2017年上半年资本排队进入云市场的壮观场景还记忆犹新。数据显示,这一领域至少连续发生了11起大手笔投资事件,累计融资总额超过50亿元,比如青云完成D轮10.8亿融资,UCloud拿到了9.6亿元的D轮,华云D/D+轮共有15亿元入账,EasyStack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驻云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SpeedyCloud迅达云、BoCloud博云、数人云、Hyper、数梦工场、北森云等都多多少少有资本“注血”。
然而,变化已经出现了,除了金山云高调宣布拿到D轮融资,2017年下半年几乎鲜有公有云厂商再获得融资,公有云这个领域注定了是巨头的天下。
我们看到,2017年,价格战成为云市场的最大关键词,尤其是到了下半年,阿里云一轮一轮的价格战打得更凶猛了,几乎每场云栖大会都是阿里云降价的专场发布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腾讯云等巨头不得不跟进,金山云、Ucloud、青云等云厂商不得不硬着头皮跟进降价。
如果是基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降价对市场肯定是好事,但事实摆在眼前。2017年所有公有云厂商亏损都在进一步加大。阿里巴巴在年前公布的2018第二财季显示,阿里云本财季营收为29.75亿元,当季经营亏损为6.9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3.98亿元人民币有所扩大,也大于上个财季5.32亿元的亏损幅度。保守来看,全年阿里云的亏损都会超过20亿元。也就是说,在恶性的市场竞争下,阿里云已经放弃了此前宣称的2017年实现盈利的规划。
金山云烧钱做营收的风险似乎就更大了。尽管金山云高调启动D轮融资,但从该轮融资似乎从17年9月份就已启动,直到今年1月份才对外正式公布完成本轮融资,历时4个多月,或多或少也表明资本对公有云的融资热情趋冷。而尽管金山云D轮融资总计拿到5.2亿美元,但根据金山软件的财报显示, 2015年、2016年金山云分别亏损2.38亿元、4.75亿元, 2017年前三季度亏损已达到6.05亿元,随着金山云大打价格战,2018年其亏损还会加大。
阿里云100亿营收年亏损20亿,金山云前三季度才不到10亿的营收,却亏损高达6亿,由此可见其烧钱抢市场确实抢红了眼。诸如Ucloud、青云等公有云厂商一轮才几个亿的融资,可能最多也就能撑个一年左右。而在这些拿到新一轮融资的云厂商大肆加强价格战力度之时,这些创业云厂商不得不面临不跟着降营收就做不上去进而拿不到下一轮融资,而跟着降呢,亏损会扩大,资本也不一定愿再砸钱的生死困局。
按照以往的规律,3-6个月是一个周期,加上云服务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对资金的快速消耗,去年上半年拿到投资的不少中小云服务商,账上的钱应该已经余粮不多了。目前,除了金山云和白山云拿到了融资,其余厂商融资方面一直都静悄悄。这意味着资本在看清竞争大势后,已经开始握紧钱袋子了。当年的打车软件,去年的共享单车倒闭潮,这都暗示着:资本能催生故事和泡沫,但冷酷起来也一点不讲人情。
笔者大胆预测,一大堆的云厂商将改旗易帜,创造新的概念去融资,靠公有云去融资,可能行不通了。
迅雷玩客云险些搞砸、万达云裁员,云市场的清洗要开始了
最近两年来,尽管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蜂拥而入的巨头却源源不断。除了万达云外,华为云也成立了专门的云事业部,誓言要在云市场站稳脚跟。
然而,2018年伊始,大家就被万达云大裁员的新闻刷屏了。市场曾有人戏言,公有云比拼的就是干爹的钱袋子。然而,即便拥有首富干爹的万达云,也照样搞不下去了。想想2017年3月,万达与IBM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IBM全球董事长罗睿兰站到一起,是何等的风光与豪气,但不到一年,万达云就不得大规模裁员。尽管表面给出的原因是与IBM的合作谈判不顺利,但真实原因恐怕还是云市场已经到了洗牌的时候,哪怕是大佬,也得靠实力说话。
万达云之前,险些玩砸的还有一家云服务商迅雷。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底,迅雷就深陷媒体传言的非法群体传销及非法集资的陷阱中,而且这一巨大的丑闻还是以公司的内斗曝光。而随着内斗事件不断升级,迅雷所推崇的共享CDN被媒体八个遍,随之真相也浮出水面了。
根据迅雷财报,2017年以来,其每个季度的带宽成本都在1700-1880万美元之间,差不多每个季度都要花1个多亿人民币采购带宽,全年带宽支出差不多在5个亿左右,占其总营收成本的比例维持在60%左右。如果真像迅雷宣称的,P2P共享用户闲置带宽,可以做到资源无限,那一年5个亿的带宽成本,怎么就不省掉呢?
最有可能的是,迅雷为了做营收抢客户,硬着头皮必须要从运营商那购买带宽资源,构建稳定的分发网络,低价去抢大客户。
这一判断也能从迅雷CEO陈磊的口中得到推测。陈磊在接受Bianews采访时代表迅雷官方,否定了迅雷会利用PC客户端充当CDN节点的传言。除了用户权益外,迅雷认为PC高昂的耗电成本与客户端不稳定的在线时间,并不适合作为CDN节点使用。
说实话,CDN这种刚性投入成本极高的行业,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成本模式革新,P2P这种技术早在CDN领域有所应用,并不是新概念,所谓的共享CDN,只不过是忽悠下不懂行业的投资人罢了。
相较之下,白山云就显得聪明多了。在意识到融资寒冬已经来临之后,创立于2015年的CDN服务商白山云在2017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宣传其战略定位的调整,宣布转战云后市场。这不,新年伊始,白山云就以转型云后市场拿到3亿元的pre-IPO融资。
然而,正所谓船小好调头,白山云因为规模体量都还不大,还可以清零从来。但一大堆的公有云厂商,可不是说转型就转型的,尤其是在公有云领域。
在价格战打到已经疯狂的背景下,云市场一轮大规模的清洗行动正在展开,价格战短期来看还未有终止的迹象,就连公有云前五的金山云一轮融资都要4个多月的周期到位,其他云厂商要想融资短期几乎是难上加难。2018年,云市场有可能会出现一连串死亡名单。
CDN大跃进后一地鸡毛,2018年或将三足鼎立
随着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战火在2017年全面蔓延至CDN领域。云厂商在认知CDN更易做营收之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加大了烧钱买CDN营收的力度,这也直接冲击了国内专业的CDN龙头厂商网宿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使得其股价一蹶不振,直到最近才稍稍有所起色,让很多幻想其再度成为A股黑马的死忠,伤透了心。
根据工信部官网显示,截至目前,拿到CDN牌照的CDN服务商已有70家左右。一个原本服务商不到10家的市场,骤然间增至70家,说是CDN市场的大跃进,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跑步式跃进背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云大佬就相继公开表态,称CDN的行业竞争,已十分畸形,完全没法玩下去了,再巨头的打击下,小厂商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曾经风靡一时的乐视云深陷甩卖风波。8月,袁斌担任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董事长;11月,见证乐视云从无到有的吴亚洲走了。据相关人士透露,乐视云现在已不再对外进行商业业务,原属商业版块的员工都已离职。乐视云仿佛正在走向起点,重新变回乐视网的内部支持部门。
从自用转向商用,再重新回归自用,这或许会给CDN行业那些蠢蠢欲动的自建商释放一个信号。
在数以亿计的研发投入、不计成本的价格战,以及巨头的推波助澜下,CDN行业正在快速出清,新的市场格局已经重新树立。
根据IDC咨询报告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网宿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2016年CDN市场份额为43.5%,相较2015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蓝汛同期的市场份额为11.2%,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市场份额分别仅为8.7%、4.1%。而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蓝汛的位置已经阿里云取代了。排名变成了网宿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阿里云、腾讯云。
或许,今年的晚些时候,大家就能看到CDN领域可能只剩得下三四家主流服务商了,网宿阿里腾讯三足鼎立的格局似乎已经初现轮廓了。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