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潮来临,共享充电宝还有求生的必要吗?专栏

/ 最极客 / 2017-11-06 17:31
共享充电宝正在经历调整期,说衰落为时尚早,反而市场极有可能被大企业“分食”,或是转变为合作方的附加服务,抑或是像共享单车一般成为带有公益色彩的行业。

三天前,美团点评在内部信中表示将结束其“共享充电宝”试点项目。该项目从运营到结束历时仅3个月。这一消息触动了共享充电宝行业本就敏感的神经。就在1个月之前,首家自助式智能充电宝“乐电”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项目停运,并回收了全部充电宝设备。而此前,已有小宝充电、河马充电被爆出局,甚至“明星企业”Hi电也出现员工遭遇劝退并维权的状况。

实际上,共享充电宝这一行业从诞生伊始就众说纷纭。今年年初,各种共享充电宝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但随之而来的是“伪需求”、“鸡肋”等质疑之声。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种质疑声似乎是应验了。

那么,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离场到底是行业的洗牌还是行业衰落的前奏?如果是洗牌,那么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共享充电宝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存在,那么未来如何发展才有继续存活的可能呢?

<h1>一、企业相继离场,共享充电宝还有存在必要吗?</h1>

共享经济的风口,吹动了共享充电宝行业,使之活力倍增,也吸引到大批资本入局。最火爆的时候,共享充电宝行业曾在40天之内迎来35家投资机构的入局,拿到11笔融资,其金额在12亿元左右。该数额超出了共享单车初获融资的5倍。而在上半年行业鼎盛时期,市面上运营共享充电宝的企业已多达20家。

然而“易得之事易失去”,这一新兴行业仅几个月就呈现出衰落之势。除上文提到的企业之外,创电、PP充电、放电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以及泡泡充电等多家企业也走到了项目清算这一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该行业进入调整期和洗牌期的表现。不过,这也很有可能是该行业进入衰落期的表现。

互联网能够一夜之间“捧红”某人、某事物或某行业,也能使其迅速衰退,共享充电宝行业亦是如此。当爆红如潮水袭来,企业和资本便迅速进入,于是热度更热,甚至隐隐出现投机倾向,以致于不少创业团队与风投并未对该行业进行深入而充分的调研。

当创业和资本的热潮消退,行业内各方对共享充电宝的态度逐渐转为理性。一些投资者和企业仍对该行业抱有期望,但上游的生产企业和用户却似乎并不热情。利润不高代工厂不愿接单,并非刚需成为用户眼里的“鸡肋”,共享充电宝迅速走到“拐点”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变化,究竟是洗牌期还是衰退期呢?其实,某种成功的共享商品或某种服务,都要满足一些需求和条件。

第一,它必须是稀缺资源,但储备又相对充裕。这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所谓稀缺,指的是现代社会中因信息不对称与流动性迟缓而导致的稀缺,比如房屋这样的资源。充裕则指资源数量多而且闲置的多,能为供应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共享单车。在这个前提下,供需双方的不对称性是共享经济的必要条件。以服务或技术平台为中介,降低这种不对称性,而共享充电宝就相当于这个媒介。

第二,能够促使资源或服务标准化。如今发展状况好的共享模式,标准化程度都很高。这有助于减少供需双方矛盾,并降低平台的运营成本,也是促进行业规模化增速的必要条件。

第三,共享事物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可分离。这是共享经济模式得以成立的先决条件,如此才能确保商品为大众共享。两种权利无限次的分割,使得共享模式成为现实。

第四,共享资源对消费者而言存在价值。共享经济给消费者带去便利以及降低成本。比如人们觉得车贵就不去买车,而是使用打车软件或者是使用共享单车。

第五,对商品的需求频率及场景。只有高频刚需的商品才会带动规模的增长,过于小众的需求会导致交易的缓慢,一旦活跃度低至某个点,供需双方会逐渐撤出,平台也就自然衰落了。

如果用以上几个标准来框定共享充电宝,会发现这一行业的存在价值并没有那么大。第一,充电宝并非稀缺资源,用户获得它非常容易,也不存在不对称性和流动迟缓的问题。第二,共享充电宝行业兴起尚未满一年,标准化程度不够。第三,共享充电宝本身价格就低,拥有该商品又非常容易。

综上所述,可见共享充电宝模式对消费者意义其实不大,但断言其就此衰落却为时尚早。然而,共享充电宝行业又是否迎来了洗牌期?这一行业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呢?

<h1>二、行业进入调整期,共享充电宝存在形式未定</h1>

与其他共享模式相比,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容量极为有限,并且现阶段商业模式单一,因此从群雄逐鹿到行业洗牌的时间也比其他的共享商品更短。与近年来的创业项目相对比,共享单车的融资、扩张以及洗牌速度都更为迅猛。

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的共性在于项目崛起迅速,容易吸引资本。商业逻辑简单粗暴,重视线下铺设,且成本高昂。因此资金一旦进入,规模扩张就容易得多,因此洗牌期也迅速到来。今年的第二、第三季度是共享充电宝企业“跑马圈地”的时节,即风口期。现在行业处于调整期,小玩家出局,企业差距增大。

之所以吸引资本进入,是因为共享充电宝在发展期之时显现出了盈利势头。彼时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小电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来电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及怪兽充电宝的成本在100~150元之间,每个充电宝每天有至少一次的借租频次,每次收入约为1元。每个充电宝的回本周期在4~5个月之间,加上流量变现的收入,处于先头部队的几家企业开始盈利。

此时,资本涌入,而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算是非常高调的了。他和王思聪的赌约为共享充电宝行业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5月5日凌晨5点,王思聪更新的一条朋友圈,将矛头直指共享充电宝。

随后陈欧进行了“回怼”。

而其他投资者则对共享充电宝解决用户痛点及其在具体场景中的附加值多有关注。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认为“充电是刚需,未来几年内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电的SIG投资人张琳娜则认为共享充电宝有成为线下流量入口的可能:“基于LBS的线下场景导流、信用消费、广告都是可以承载的业态。”

然而洗牌期过后,许多人开始更为冷静地审视这一行业。最初资本对共享冲充电宝期待过高,甚至将其提升至共享单车的级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发现该行业未达到各方预期,而且短期内难有收益。

此外,资本未弄清经营模式就蜂拥而至,损坏了盈利模型。入局企业太多,入场费提升,盈利周期又进一步拉长,企业就需要不断融资以维持运营。加之市场小、风险技术高、盈利模式单一,导致资本对行业热情骤减。

虽然共享充电宝并非刚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充电又确实属于刚需。目前智能硬件行业发展迅速,但电池技术依然缓慢前进,所以充电辅助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为大众所需。共享充电宝以此为切入点,可能会向几个方向发展。

实际上,看问题都需要回归本质,看共享充电宝行业也是如此,无论这一行业的本质是共享还是租赁。若是在商言商,只需看未来的市场是否能够规模化,或者现金流是否足够即可。如果继续烧钱加大投入,那么铺设密度也会增加。

当到了一定程度之时,借租充电宝真心比自带方便。不过,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等当前的调整期结束,可能会有更多小企业出局,剩下有实力的大厂商。此外,行业的成熟也有利于行业标准化进程。

然而,共享充电宝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且操作门槛高。在共享充电宝与插座并存的情况下,许多人宁愿直接去用插座,也不愿经过繁琐的程序去租借充电宝。所以共享充电宝这种模式或许更适合跨行业合作。比如业内有实力的厂商可以去和公共场所周边的零售店谈合作,将充电宝放置在零售店内,用户需要的话可以直接去拿,而不必经过繁琐的程序,而且归还时也尽量便捷。

由此可见,共享充电宝正在经历调整期,说衰落为时尚早,反而市场极有可能被大企业“分食”,或是转变为合作方的附加服务,抑或是像共享单车一般成为带有公益色彩的行业。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