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Q2财报暴露三个利空,618数据存疑还是增幅下滑?专栏

/ 土妖 / 2017-08-15 20:54
互联网行业里很多新兴的商业模式,估值很高,看起来很美,但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拷问和检验。

111

8月14日京东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就让业界的期许落了空。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京东第二季度净亏损了2.87亿元。奇迹未能出现,这是自一季度发布首次盈利的消息后,京东重归亏损。

当然,媒体就京东Q2财报的报道也有盈利9.76亿元的口径,但其实是统计方式不同。仔细看一下财报,9.76亿元的盈利数字使用了非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但在美国上市的京东,显然要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规矩走。所以,美国投资者给出了不看好的态度,京东Q2季报公告发布后,当晚股价盘前跌幅直接扩大到了7.78%,股价跌到了42.33美元。股价表现起起伏伏,盈利、亏损来回转换,这都是表象,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缘何从盈利又回到了亏损的轨道上?

财务数据暴露三个利空,Q2交易额存疑还是下滑?

一直以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对盈利问题抱着坚定的信念,还抛出过“过早盈利是一种耻辱”的论调。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有更大格局的企业往往不拘小节。所以虽说京东多年来持续亏损,但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还说得过去。今年第一季度的全面盈利算是送给投资者的“彩蛋”,但第二季度由盈转亏,是不是意味着一季度的盈利是昙花一现?可能缘由都隐藏在财报数字中。

一是从GMV数据指标粗略推算,京东交易额可能出现存疑情况或一定下滑。按京东第二季度交易总额(GMV)2348亿元计算,如果考虑到Q2期间618年中购物节长达18天所创造的1199亿元的GMV交易量,剔除的话,为2348亿-1199亿=1149亿元,1149亿元是除618外的其余天数的GMV交易的总额,按70天估算的话,结果是16.41亿元。对比一下第一季度的日均GMV数据,拿第一季度交易额的1841亿元,除以三个月90天,数字为20亿元。简单对比一、二季度的交易额变化,日均GMV从20亿元降到了16.41亿元。此前6月21日《中新网》有报道指出,京东“618”下单额数字存疑,真正成交额只有536亿元左右,与京东对外披露的1199亿元差了一半多,差额超50%。虽说交易数据惹争议是正常现象,毕竟各家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别,但恐怕争议也并非空穴来风。由此看,第二季度,京东交易额要么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要么确实存在618总交易额数据夸大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出现其中之一,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二是第三方平台交易额可能面临增长瓶颈。京东第二季度自营业务交易总额为1366亿元,同比增长了44%,第三方平台交易总额为98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在整体的GMV交易额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但也有令人担忧的,第三方平台业务的同比增长率有较大下滑,2016年这一数字为57%,但进入2017年已经跌落到了50%左右。这是否表明京东第三方平台业务遭遇了增长瓶颈?因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须从对手手里抢商户和用户,难度已然加大。

三是,京东毛利率有一定降低,这或许会稀释外界对京东净利润的预期空间。数据显示,京东第二季度的毛利为126亿元,毛利率为13.5%,低于上年同期的15%,更低于上一季度的16.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仔细阅读财报能看到,二季度期间京东营销费用暴涨了63%,增长到了40.751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24.95亿元。我们可以推测,618期间,京东在对手的攻势下,进一步加大了砸钱力度,因此不可避免地拉低了毛利率。

盈利成头等大事,乡镇配送外包、拉长货款周期值得权衡

很多人都想知道,今年第三季度京东会盈利吗?在财报展望内容中,我们既没有看到关于净亏损的过多解释和原由,也没发现预期将盈利的字眼。但资本市场上给京东预留的盈利的时间并不长,毕竟京东经营多年,只有保持持续盈利,才能证明自身的实力,并给投资者吃一颗定心丸。

就此,有观点认为,京东如今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在盈利持续性和业务扩张性上找到平衡点。如果不出现大规模的新业务投入,京东接下来盈利还是可期的。但营收规模持续增大,成本必然会增加,加上各项收费的提升,这些确实容易绑住京东盈利的手脚。而这也暗示出,开源节流是京东接下来可能采取的策略,因为京东太需要用盈利来证明自己了。

巧合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8月14日,网界网发布的一篇标题为《重大变化!因为亏损刘强东不得不收回这些话》的文章称,京东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正在试点将乡镇配送外包出去,从而收缩战线专注于核心城区配送,这意味着京东6万多名配送员当中,原来服务乡镇的不少人将失去京东的身份。虽然京东官方对此并没有回复,但根据报道,之前就有京东内部高管建议,如果将配送员外包出去,京东一年就可以节省出10多亿元的成本,这样早就盈利了。的确,在地广人稀的四六线地区,京东建立服务中心、服务站等耗费了不少资金、人力。

此外,拉长供应商货款周期,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这同样能为京东盈利带来转机。当年国美、苏宁走的都是这一条路,只不过供货商会觉得店大欺客,最终伤害平台品牌。全景网发布的一篇标题为《京东遭控诉诱骗促销,商家面对强势平台怎么破?》的文章显示,京东正依赖于对供应商应付账期的不断拉长,一方面沉淀现金流到自家平台上,另一方面对外提供供应链金融牟利。数据上也支持这一点判断,2010年Q4京东应付账款约为12亿,2016年Q4增长到440亿,六年间增长了35倍。应付账期方面,则从2015年Q1的41.9天拉长到了2016年Q4的52.6天。

而且,业界能真切的感受到,京东近年来持续加大了品牌营销平台的变现力度,推出花样繁多的推广方式,表面上看对品牌商有一定赋能的作用,但实际上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从品牌商身上赚更多的钱。

这么看的话,京东对盈利的追求已经到了渴求的地步。但是如果仅仅是追求盈利的话,可能又会一定程度上,波及供应商的利益和用户的体验,所以,这是一个颇具考验的两难问题。

商业模式尚需验证,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充满挑战

向来,京东最引以为豪并持续讲的故事是:京东B2C自营模式走的是“正品低价,品质电商”的路线,符合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由于能控制商品采销环节和供应链,所以能保证商品货源不出问题。但随着京东合作供货商规模的壮大,以及第三方平台交易额的快速增长,“正品行货”的承诺很难保证不会出纰漏。毕竟每年是8000多亿元的交易额,各种内外部人员变得更为庞杂,盯着京东平台牟利的各式企业很多,难免出岔子。

随便在百度搜索“京东,假货”的关键词会发现,相关的报道并不少见,也不时有消费者抱怨在京东上购买到了劣质品。8月13日,《法制晚报》的一篇标题为《京东回应"GUCCI"变"GUCC":来自正品渠道全额退款退货》的文章报道,微博网友举报其花近1900元通过京东自营购买了一款GUCCI(古驰)男款太阳镜,但收到货发现,原本“GUCCI”的英文缩写变成了“GUCC”,少了一个I的字母。这样明显的“山寨货”,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商品质量指责,如果京东不能根治的话,会大大拉低京东自营的形象,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当然,相信京东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其内部可能也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对低劣商品的围追堵截,尽量保障货源,让消费者购买到正品商品,但可预见的是,商品质量的问题可能并不能完全杜绝。

其实,无论是盈利与否,数据是否准确,还是如何整治商品质量,这些问题暴露出来的仅仅是现象,本质上都出在京东自身商业模式的根上。京东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不是健康,刘强东持续讲的零售业态创新的故事有多大的吸引力,这些都需要脚踏实地地做出来,而不是讲情怀、玩噱头能换来的。不仅是京东,互联网行业里很多新兴的商业模式,估值很高,看起来很美,但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拷问和检验。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