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影时代“厚重”布局,暗示在线票务之争进入力量战?专栏
将电影票卖出漂亮的成绩单还远远不够,因为那应该是在线电影票市场上半场的厮杀焦点,而下半场各平台的火力可能要更分散些,从微影时代近日的投资举动或许可以管中窥豹:微影时代近日领投一家专门从事内容研究和故事开发的公司——大脑天宫,由此进一步强化内容创作核心能力。
此举也正应和了微影时代CEO林宁近来强调的——“微影时代是基于票务平台的一个(电影公司)泛娱乐公司,在线票务只是一小部分……”
烧钱票补换市场后,下半场之变
大脑天宫只是微影时代布局中的一枚棋子。
据公开资料显示,微影时代事实上已通过资本连接了上下游产业链的诸多资源,仅在内容制作领域,微影时代及微影资本此前就参与投资了开心麻花、君舍文化、十三月影视、大神圈、留白影视、莱可传媒、暖流、九州梦工厂等十余家优质公司,并成立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娱乐理念的娱跃影业,已形成了从原创内容、开发制作、发行营销到衍生品售卖的完整产业布局。
越来越多的业内动作正在佐证——曾通过疯狂票补获取市场份额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式,在线票务们的目标早已不仅仅是“购票平台”。
与其它互联网细分市场一样,近两年爆发式增长的在线票务产业,激烈的补贴大战一度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尤其是2015年堪称最疯狂的一年,各路玩家都大力度补贴跑马圈地,推出低至十几元甚至几元的票价,只为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2016年以来,整个电影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电影质量下滑。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内地电影市场难掩颓势。艺恩电影智库数据显示,剔除服务费后,第一季度的总票房为135.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9亿元,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市场低迷的背后,各家重新回归理性与谨慎:回归商业本质本质才是正途。除却明显的市场动作,从几个细节也可以看出端倪: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从各主流票务平台的融资股东名单上,我们除却看到的是BAT、万达、博纳影业等公司,事实上也看到了整个电影全产业链资源的汇集,融资上会更看重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可以从最能代表风向标的春节档期为切口,各主流票务平台在此期间扮演角色发生的细微变化:
2014年春节档第一阶段:宣传(广告);2015年春节档第二阶段:整合营销(票房直接转化);2016年春节档第三阶段):深入产业链上游(联合出品、联合发行)。
微影时代“厚重”布局 航母PK帆板?
林宁此前将票务市场分为两端:一为供应链,一为内容。林宁认为前者由于是消费场景的供养链需要穷游,影院上座率提高是电商平台的发力点;而内容则是需要微影时代们下力富养的,由此不难理解,微影时代进军上游影视内容制作大脑天宫等成为必然。
比达咨询于今年初发布《2016中国在线电影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微影时代(娱票儿+格瓦拉)的首度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占比25.1%,猫眼、淘票票、百度糯米紧接其后,分别占比24.3%、17.3%、15.5%。而这排位赛正与微影时代近来的一系列“厚重”布局息息相关。
纵观当今的在线票务市场,“三国杀”成为业内公认的市场格局。但细看各方发力点各有千秋:阿里影业旗下淘票票继续买买买,以票补在争夺市场占有率,我在前文已强调,”赔钱赚吆喝、烧钱圈市场”的做法始终不能长期持续下去;猫眼捆绑光线后发力上游,但动辄提出“大数据”、票房预测等神器与概念毕竟还是打不了胜仗——猫眼在《大鱼海棠》等多部出品电影上的表现不如意,让其一直谈的大数据及电影产业生态改造的美好愿景缺乏了说服力;相比而言,微影时代体现的则是典型的“重优势”:
背靠巨头、手握重兵器的基础。背靠腾讯、万达等丰厚资源与用户流量,尤其是微信与QQ的入口资源以及红包引流。当然重要的是,依靠巨头撑腰,微影时代首先可以为自家平台构筑了较高的市场壁垒,也可以依托其丰富的产业链资源利用延伸布局。
电影产业全链路渗透。在电影市场,微影时代通过IP开发、投资出品、移动营销、互联网发行、衍生品销售、智慧影院等方式,深度参与到整个产业链中:其不仅拥有朋友圈文娱类广告代理的巨大渠道资源,还获得9个腾讯大电影IP、300个上海美影厂IP以及多家影业公司战略合作的优质内容资源。
开发强IP、拓局泛娱乐。泛娱乐产业的核心在于IP价值的挖掘。IP成为在影视业的热度激增,出于对IP迅速变现的饥渴,大规模的项目开发后在收益、口碑上将会收获预期。微影时代穷养场景、富养IP,2017年以来,微影时代先后与派拉蒙合作《极限特工》、《攻壳机动队》重量级影片,未来还会与好莱坞六大达成更多形式的合作。
跟好莱坞“六大”展开更深度全球IP开发的同时,加急布阵泛娱乐棋局。无论是从2016年推出以内容为核心的新品牌“娱跃”,还是刚刚宣布投资的专门从事故事开发的公司大脑天宫,凸显了微影时代大文娱产业布局的野望。目前,除去电影制作本身无法参与外,从电影投资、营销发行、影院服务、衍生品销售和版权运营等各个环节都将看到微影时代的参与,上游为制片方、下游为影院提供各种服务,甚至还像NBA和超级碗一样将体育、演出等一一渗透。
力量型选手的未来:资源,直至生态
抽丝剥茧一下,如果以坐标体系来看微影时代的布局,Y轴是产品,X轴是服务,Z轴为产业拓展,微影时代现在尤其着眼于Z轴的发力,单一的价格战进入了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只有一环扣一环的产业链延伸,才是后续后来者的发力关键。参考微影时代等样本,接下来票务平台的下半场之争也将进一步凸显资源、资本、战略等核心竞争力。
从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路径来看,如今各巨头的发家史都是一部资源的争夺史。BAT等历经各种圈地运动从单一业务公司演变成生态圈体现,如今的T(今日头条)M(新美大)D(滴滴)尽管还没转变为生态圈,还在吸引融资,但也在努力往生态圈方向走。资源对于在线票务行业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谁家拥有的资源越多,谁家就是力量型的战士。
未来在线票务平台也需要一个过程。影视剧所在的娱乐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的趋势明显,从IP到粉丝间的连接、服务模式不断变化,这对仅仅聚焦在电影票在线售卖环节的票务平台而言,必须考验的是IP电影的综合驾驭能力。需要在洞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服务模式,并逐渐将市场消费习惯和行为进行整合,包括与第三方平台、发行公司、演艺公司等合作、整合。
再者,打破单一影票收入,开发衍生蓝海实现收入多元化。电影票与衍生品关联性较强,可以成为电影周边产品及衍生品的突破口。像在微影时代的思路里:衡量一个IP的真正价值,除却显而易见的吸量性之外,更多的是存在于其产业拓展能力之后的商业价值。借强IP之势横向辐射周边产业,将单一产业链(资金链)逐渐拓宽,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比如相关主题的影视、服装、玩具、游乐场等等,从而形成一个以迪斯尼乐园形式的泛IP娱乐产业。
总体而言,在线电影票平台作为电影市场与互联网的连接者,已经成为电影产业链重要一环。但它不是电影行业的颠覆者,而是促使电影产业升级的推动者。从平台开始慢慢布局整个产业链,并最后做到生态链闭环。
而伴随着长远的布局和精耕细作,票务平台也将收获初级成果:像微影时代一样,一方面各投资子矩阵陆续进入回报期,比如上市带来的增值、比如业绩回报,而同时也让微影时代也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盈利可能,当然还有——对资本讲故事的更多可能。
——————————————————
王小琉(个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号“王小琉”。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专栏作者,前中央媒体人。
智能硬件体验者;IT&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领域观察者、记录者、评论者。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