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聆讯半个月后,共享出行第一股正式诞生。
6月28日,李斌陪跑十年,五度递表港交所的嘀嗒出行,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此次IPO,该公司全球发售3909.1万股股份,最终发定价每股6港元,全球发售净筹约1.82亿港元。
延续暗盘跌超11%的颓势,嘀嗒出行上市首日破发,报5.23港元/股,跌幅达12.83%。截至发稿,其股价跌7.67%,报5.54港元/股,总市值约55.07亿港元。
来源:雪球
上市仪式上,嘀嗒出行创始人&CEO宋中杰表示:“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不仅是我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一个全新起点。我们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创新的思维、更拼搏的精神继续前行。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为社会、用户、股东和员工创造更大价值,更早实现‘让路上没有空座’的愿景。”
嘀嗒出行创办于2014年,目前主要通过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共享私人乘用车的闲置车座,旨在创造更多交通运力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供智慧出租车服务,旨在推动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顺风车行业最早的玩家之一,嘀嗒出行一度是中国第一大顺风车平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
2019年,伴随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出行行业红利消退,哈啰、滴滴等出行平台相继“杀过来”,进攻嘀嗒出行的腹地——顺风车业务。终于在2022年,哈啰将嘀嗒出行拉下马来,并取而代之。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哈啰顺风车占据42.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嘀嗒出行市占率则仅余32.5%,位列第二。
目前,嘀嗒出行仍是“屈居第二”。其发布的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按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嘀嗒出行于2023年经营中国第二大的顺风车平台,顺风车交易总额为86亿元,顺风车搭乘次数为1.30亿次,按交易总额计的市场份额为31.8%,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的市场份额为31.0%。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156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其中500万名或32.0%为2023年活跃认证私家车车主。自成立以来及直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为约694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
聆讯后资料集显示,2021-2023年,嘀嗒出行的收入分别约为7.81亿、5.69亿、8.1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17.31亿、-1.88亿、3.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2.38亿、8470.8万、2.26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80.9%、75.1%、74.3%。
来源:嘀嗒出行招股书
其中,嘀嗒出行来自顺风车的收入分别为6.95亿、5.15亿、7.74亿元;收入占比由89.0%,一路走高至95.0%。换言之,嘀嗒出行在智慧出租车服务和广告及其他服务上的拓展,收效甚微。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嘀嗒出行的资金储备较为充足。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净额分别约为1.35亿、1.07亿、2.30亿元,现金流量保持稳定。
自身造血之外,嘀嗒出行于2014-2018年颇受资本青睐,几乎一年完成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易车、崇德投资、挚信资本、蔚来资本等。
IPO后,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及李跃军5位联合创始人通过5brothersLimited持有公司32.25%。
陪跑十年的李斌,可谓“举足轻重”:蔚来资本通过Leap Profit持股16.99%,通过SMART持股4.23%;易车持股4.85%;李斌的家族信托持有股2.05%。
此外,IDG资本持股10.03%,崇德资本持股7.00%,高瓴资本和京东均持股4.06%、携程持股2.80%。
【来源:猎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