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是真需求还是伪命题业界
最近,被朋友圈文章 “有了共享汽车,再也不用买车了” 类似标题的共享汽车文章刷屏了,共享汽车真的有这么大的社会价值?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甚至最近出现在北京街头的共享马扎,共享经济去年到今年的热度可是远远不亚于之前的o2o概念。表面好似是把传统的租赁搬到线上,只要加一把能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打开的锁,采取计时收费,就能打上共享经济的标签。
共享汽车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共享汽车最早的模型在2012年笔者就有所听闻,在当时因打车市场的热战,也激发了相关的汽车租赁市场,在那时期的pp租车,友友租车、AA租车等一批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互联网租车公司相继诞生,早期大多都是p2p模式的共享租车,时至今日,这些平台似乎过的并不好。在今年3月曾获得过千万级美元融资的友友租车就因为新的融资没有到位,宣布业务全面停止下线。而pp租车也因模式问题后面转型做传统的汽车租赁业务了,打折共享经济的租车公司并没有把故事讲到最后。
如果剖开共享汽车的运营底层架构来看的话,本身的模式和传统的模式上并无太大的差异:有租赁公司方提供车辆,用户提供租赁资格平台审核,用户取车使用按照计时付费。而共享汽车无非是在操作环节上从传统的面对面切换到手机app里,由人工替换了移动互联网。在国内目前大部分家庭已实现家家一部汽车,在信用体系缺失的中国,日常生活租车还是很难被大众所理解,除了异地外出旅游,会有多少人有租车自驾的需求?
西方国家可以一辈子租房住,可以租车用。在中国,车和房是很多家庭一辈子奋斗的目标,这是骨子里的意念。之所以共享汽车能在美国做起来,是因为美国人工成本高,导致出租车价格高,而且美国的公共交通不够发达,加之信用体系完善,因而共享汽车是很好的出行方式。但在中国,出租车价格低廉,还有地铁、公交、专车等各种交通方式。因而不论是自驾租车还是共享汽车,在中国都有沦为“鸡肋”的趋势。
同样的风口,不同的结局
共享单车厮杀的激烈市场,对于共享汽车有巨大的刺激作用。共享单车的融资规模和融资速度都令人不可思议,从滴滴和快的到摩拜和ofo,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资本正变得越来越强势和激进。唯快不破成了大过天的法则,没有人再考虑企业需要练内功的自我修养。而共享经济正是在资本的风口上,给了创业者更多试错的机会。
共享单车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唤醒了用户的需求,短途自行车的需求在拥堵的一线城市是一直有的,只是困于没有太方便的自行车可骑车。租车则不同,一般认为,3公里内是单车市场,30公里以内是打车市场,20至100公里是汽车分时租赁市场,50公里以上则是传统长租市场。在北京这种一线大城市,共享汽车的市场需求量至少为2万辆,而目前实际投入运营还不到5000辆。这种共享汽车的投放数量上还不如传统的一嗨、神州租车一个城市的自由汽车数量多。
在今天单车已经进入了洗牌期,共享单车的投放在一个城市动辄就是百万辆的投放起点,共享汽车是不可能做到的。单车的投入成本远远低于汽车,单车失败了,可以说是做公益了,而共享汽车对于运营方来说失败不起!单车可以在路边直接投放让用户即用即还,共享汽车却不能自由取车还车,往往用户有需求时还需要公共交通的短泊找到共享汽车的停车点。共享公司采用的是定点租还非常影响用户体验。不仅如此,由于停车收费问题,不定点租还,难免会产生停车费,更让用车人难以接受。从用户需求和体验上,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完全相差深远,共享汽车更像是在追着共享经济风口的伪需求。
共享汽车运营或是面临最大挑战
近日,共享单车引发的少年致死案引发了社会讨论,打着共享经济标签的企业在市场随意投放商品,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监管。而共享汽车相对于传统租赁,基本全程要在无人监控的场面下依靠线上完成整个流程,在面部识别和信用缺失体系下,共享汽车的运维和监管难免出现一些真空地带。在车车辆使用上,一些汽车的刮蹭,小事故,单纯靠线上监管是很难完成的。单车的零部件比较简单,而汽车的很多零部件能否保证完整以及一些日常的维修保养等都是运营方要考虑的细节。汽车的安全完全不同于单车,汽车很可能会因为车辆性能的一点小问题酿成大祸。
对驾驶员是否酒驾,是否是本人租车本人驾驶,以及交通事故的划分,这些问题都会摆在平台运营方面前,毕竟机动车是和非机动完全不一样的,此外,违章罚单也成为一大痛点。尽管各家都在想办法采用措施确保用户为自己的违章买单,却依然会有漏网之鱼或者拒不支付的情况。
在成本方面,按照常理共享汽车的定价不能高于网约车,但共享汽车单量投入基本都是10万元+甚至更高,且共享汽车不可能24小时持续被使用,若加上各种停车费,车辆维修,人力成本,多数分时租赁企业只能以亏损状态维持现有运营,尚未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行业一片繁荣下分时租赁的现状。
汽车与单车的品类完全不同。共享单车可以粗放管理,但共享汽车对细节运营的要求极为严苛,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加上回本难、盈利难,久而久之,就会显现出亏损和衰落的趋势。
综上所述,在共享单车的旋风下,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共享汽车看似是机会,实则不过是伪需求,在目前用户体验、重资产投入以及监管困难等死穴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共享汽车不过是个伪命题。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