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篮球到雨伞 “共享产业”到底是不是门好生意业界
近日,共享篮球项目“猪了个球”成为篮球爱好者热议的对象。据悉,猪了个球允许用户以2元/小时元租借篮球。该服务作为一个迷你应用程序放置于微信中,用户可从ZhuLeGeQiu(猪了个球)扫描QR码,以解锁持有篮球的柜子。从大环境来看,之所以小小的篮球也堂而皇之地打出“共享”的旗号,关键就在于在今年,“共享”成为最火爆的互联网创业风口。
与此同时,“共享产业”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但深入探究之下,却发现不同的“共享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那么,“共享产业”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生意?
盘点!这一年井喷的花样“共享产品”
迈入2017年,由滴滴等共享打车践行的“共享产业”彻底全面爆发,且衍生出多元发展态势。在共享单车这一细分领域,摩拜单车和ofo单车等狂飙突进。自今年1月初至今,仅仅摩拜单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而整个共享单车行业,融资近百亿元。与之而来的,是共享单车被损坏/私占、停放等全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而共享充电宝也是热门“共享产品”,来电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获得2000万美元A轮融资、街电获得亿元级别的A轮融资;小电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获得数千万元天使投资……但在5月7日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人民币投资街电,王思聪就在朋友圈开怼,“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由此引发一场撕X大战,网民也各执一词吵成一团。
此外,在今年得以快速发展或兴起的“共享产品”还有共享篮球、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KTV等。而其中,命途多舛的当属共享电单车,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对其sayno。但不管如何,花样百出的“共享产品”在今年实现井喷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比前两年火爆的O2O还要来得更加猛烈。
共享的商业逻辑:以互联网调配资源
其实“共享”的本意是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调配,以满足大众以低价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比如此前的Uber、滴滴、Airbnb等,都是对社会中存在的汽车、房屋等闲置资源再调配,让出行、租房等需求变得简单、快捷。而随着“共享”概念的扩大,共享经济的核心不再只是闲置资源,而是能否通过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协调形成活跃的双边市场。
就目前来看,共享产业已经衍化出两大商业模式。第一种仍然是传统但依然活跃的个人分享闲置资源模式,即C2C(个人对个人)模式。在这种共享商业模式中,共享平台扮演的是终结角色,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起需要共享闲置资源和对这些资源有需求的用户,如滴滴、Airbnb等都是如此。
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则是平台型公司统一采购,即B2C(企业对个人)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是共享平台并没有去共享社会上存在的闲置资源,而是自身购置相应产品,再通过交纳押金、按时间租赁的方式共享给大众,目前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等都是如此。
虽然这两种模式都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平台而存在,去将资源共享给大众,但实际上有本质区别。第一种商业模式能够解决社会闲置资源处置和大众需求痛点两大难题,而第二种商业模式更像是“伪共享”,因为平台不仅是用技术去共享资源,自身也是资源的提供者和主体。由此一来,如果运营良好,尚能解决大众的需求。如果跑偏了,甚至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那么多惨被损毁的共享单车其实就是极大的浪费。
“共享”是个好主意,但可能不是个好生意
今年共享风口呼啸而至,让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红了眼”。在多个“共享产品”的推动下,国内甚至超越海外,成为“共享精神”传播程度最高、覆盖范围最广泛的国家。而不论是闲置资源,还是平台自有资源,其实目前都让大众享受到了便利,因此“共享”是一个好主意。
但就目前和发展趋势来看,“共享”未必是一个好生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还没有一个“共享产品”能够实现真正盈利。即使是滴滴这样的行业巨头、垄断者,也还处于不断融资,试图打破增长天花板的征程中。不过,虽然几乎所有的“共享产品”创业者都还在摸索着盈利模式,但在投资人眼中,凭借“共享”赚钱只是早晚的事儿——只要体量、用户基数上去,未来一定能够赚大钱。
甚至相对于共享单车/充电宝/篮球等“共享产品”来说,庞大的押金现金流已经被盯上,成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眼中的“收益”。而他们也对押金的用途、趋向讳莫如深、闭口不提,甚至还有押金难以退还的案例不断出现。
如何将“共享”从一个好主意变成一个好生意,有着极高的难度。能否成功,尚是未知之数……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