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遇冷!十一档成了唯IP论者的“葬身之地”业界
是的,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报应终于来了。今年十一档前三天票房总额同比去年下滑10%,电影票房的遇冷,让这个档期某种程度成为唯IP论者的葬身之地。
这个在数年来都稳妥地在年度总票房收入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黄金档期,今年迎来了票房上的滑铁卢,长于制作所谓“粉丝电影”的郭敬明,这次带来的《爵迹》并未在票房上展露绝技,上映数天后票房才刚刚过了三个亿,这对于一部投资过亿的影片而言,显然不能说是一个说得过去成绩。倒是一开始没那么抢眼,更不能说是什么IP的《湄公河行动》后来居上,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令人满意的票房。
全年过600亿票房的希望这下彻底渺茫了。毕竟到今年年底之前,除了李安导演的《半场无战事》、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之外,几乎再没有什么真正的爆款能引起全民观影的热潮。
内地观众在经历了这几年扎堆出现的烂片的洗礼之后,审美品位不可能一直还停留在原地不动。其实今年上半年由诸多小鲜肉主演的青春电影或者“魔幻大片”,票房就未达到预期,已经有IP热开始走下坡路的端倪。
你不可能一直让观众忍受你由滥俗而不切实际的剧情和智力指数低下的角色构筑的故事,不管创作者在吆喝时再怎么标榜自己的努力,再怎么怨恨为何自己总是被黑的那一个,都抹杀不了电影真的很烂的事实。很多创作者希望电影观众尊重自己的努力,不好意思,观众没有这个义务,想让观众尊重,只能用作品质量说话,只能让观众在影院里的反响说话,这就是电影在市场经济时代唯一的衡量标准。
IP的没落也让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个个以粉丝基数和市场欢迎度为依托的热门IP并不再能够获得预期的票房成绩后,电影投资方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第一,有些热门IP天然不具备影视化的基础,如果一定要进行影视化,那也必须对其大刀阔斧地改编。十一档上映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例子,这部电影拍得支离破碎,几个故事硬扭结到一起,让全片非常生硬,难怪有人说看了觉得像MTV。原著作者张嘉佳的这本同名小说集中的作品,据说已经卖出去几十个版权。但是这里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是:这些被卖出去的小说根本就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故事,充其量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描绘和一些无病呻吟的呓语。资本追逐这些热门IP,觉得似乎改编电影上院线稳赚不赔,是一个巨大的误解。与其束缚在这样一个根本算不上完整故事的IP中,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做真正的原创来得更有价值。
第二,许多IP很可能已经跟不上互联网文化迭代的速度,这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特有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部文学或漫画作品流行,影视公司就会火速买下版权以为改编必火。很多时候,这样的事情都失败了,就在于很多作品真的在这个时代只具备“流行”的价值,经不起时间的淘洗,在迅疾变幻的市场中很快就被同质性的或者更加出色的作品所淹没。最近美国弄出一份在影视市场上最有话语权的作家,上榜的那几个人其实跟前几年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是J.K罗琳、斯蒂芬·金等经得起市场检验,本本干货的通俗类型小说家。
第三,编剧在中国电影的制作链条上严重丧失了话语权。这在由热门IP改编的作品中,更为明显。很多小说家视自己的作品为“亲生儿子”,在交给制片方的时候,往往说明要由自己改编电影剧本,而不愿意专业编剧操刀改编自己的小说。可小说和剧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路数,那些在小说市场上能叱咤风云的作家,并不能说明自己在创作剧本时具有同等的能力。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系出自作家本人亲自改编的电影上映后,往往不能准确击中观众的心理,电影结构上也具有明显的问题。在我看来,作家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欠缺专业性的体现,那种自大和盲目之下出产的这些剧本,只能说从电影创作的第一步就直接将电影口碑拉下马。
后IP时代,期待这个浮躁喧嚣的电影市场能够有一丝丝冷静下来的意味,而不是想着自己能在那几百亿的电影票房中占据多大的比例。
【来源:iDoNews专栏 作者:何熠】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