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面临挑战 雷军犯下的四大错误业界

金沙手机网投app / 21世纪经济报 / 2016-03-17 15:26
今天小米发展面临真正的挑战,我们无法改变余承东的脱颖而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回头分析一下,过去哪些方面雷军本来可以做得更精彩,复盘一下雷军在前几年究竟错失了什么...

发展面临挑战 雷军犯下的四大错误

2016年初,刚好是自己正式进入互联网领域整整20年,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在互联网早期邂逅并全情投入,见证并亲历全程。当前,中国互联网无疑进入了新的更新换代周期,所以在接下来的专栏中,我打算多写写我认为很可能会在下一波中脱颖而出的雷军、刘强东、贾跃亭和余承东们。

要更好了解雷军和小米,必须退回到雷军过去的经历。20年前,刚刚入行的我就和他相识,两人同龄,开始几年曾经无话不谈。很快,我就投身和关注互联网领域,对传统软件、硬件行业的关注逐渐淡去。1999年,创办互联网实验室,更是对传统IT业冷眼相待。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我和陷入金山的雷军之间渐行渐远。甚至在2002年创办博客中国之后,我还写过一段评语,将金山称为“中国IT业第一狗熊”,批评金山不专注于WPS等核心产品。太不专注,或者毫不专注,就是当时我对雷军不看好的第一原因。

当然,造成我和雷军疏远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我坦诚到有点毒辣的评论文章。1998年,我曾经认真写过一篇文章,刊登在《中国计算机报》上,只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雷军栽花”,言意之下雷军并不是花,而只是栽花的人,是衬托花的绿叶。因为,那时候在我们心目中,求伯君是金山乃至中国软件业毫无疑问的第一英雄,尤其是在我这个“挑战微软”的旗手眼中。求伯君和雷军错位搭配,无疑是最理想的。

最近,我才从金山老将的口述中得知,我的评价当时演变成了另一个版本,更让雷军受伤。说我的评论词是:“雷军触网,不在网中”。虽然,我已经记不起我说这句话的时间和场合,但是,我也可以坦然认下。因为,后来雷军很快开始做卓越,在电子商务里面冲杀,但是,我始终没有给予太高的评价。那时候我是亚马逊的忠实用户,专注于买卖产品的卓越与我天天浏览的亚马逊一比,实在没有什么亮点。“雷军触网,不在网中”与“雷军栽花,不是花”属于异曲同工,真实代表了我那时候的观点。

超越求伯君,超越杨元庆,甚至超越柳传志,现在想想当年雷军的追求,自己实在有点燕雀看鸿鹄,看低雷军了。这么多年来,我们彼此保持关注,隔一两年吃顿饭,或者去他办公室坐坐,彼此很客气,但是始终没有回到最初的亲密。

雷军和周鸿祎两位湖北人相爱相杀,其实差异巨大。但是,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极度渴望被关注和被认同。小米有个挺有意思的理念,那就是除了“产品皆媒体”,每一个员工皆媒体。雷军无疑就是小米的第一媒体。周鸿祎当然也不自觉地在实践着这个理念。所以,如果说他们两人又上头条了,你不用惊诧,那只是给他们自己又出版了新一期的内容而已。当然,两人渴望被关注的内在动因不尽相同。周鸿祎的渴望是因为严重缺乏安全感。就像一个如何出彩都得不到父亲认同的孩子,必须寻求一次次优异表现来躲避和免除父亲的下一顿暴打。在一次次过度的自我反应和激发中,缓解和释放内心的担忧,找到新的短暂的平衡点。而雷军则是典型的“长子心态”,通过自己一次次的出色表现和进步,希望维持模范和榜样级的形象,得到父亲下一次的赞赏。两者都有着西西弗斯般的色彩,只是一个始终是通过调皮捣蛋博得关注的坏孩子形象,一个始终是中规中矩、慎言慎行三好学生般的长子形象。两者都始终过得不轻松,对自己从来没有片刻的放松。没有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修炼”,他们就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今天所有想简单轻松就成功的创业者,都是白日梦。

正如周鸿祎认为自己当年卖掉3721是一大错误一样,今天雷军也会说当年卖掉卓越是一大失误。但是,事实上,那一次都是周鸿祎和雷军第一次真正获得财务自由,其潜在的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那天雷军叫上我和周鸿祎等朋友去酒吧喝酒,他反复告诉我做卓越是如何辛苦,做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是如何不堪重负。雷军的确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兴奋和放松。周鸿祎也是一样。财务自由使这两个始终把自己绷得太紧的人放松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神经,进入了一个可以谋划更大事业的新境界,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小米最初几年,见雷军还比较容易。对于外界的质疑和我表达发展过快可能失控的担忧,雷军总是说,就当是一种试验吧,大不了失败了又咋地。再也不是过去金山时期唯恐一不留神就被产业甩到边缘的他了。对于那些我曾经让他非常受伤的过节,第一次释然了,至少不再重复提及了。当然,高速的小米如同超速的火车,其节奏决定了他必须绷紧的状态。好在,雷军是程序员出身,丝丝相扣的逻辑,每一行代码的慎密,确保了雷军对整体的把控和细节的掌握。小米没有脱轨,与雷军练就的对细节超级的把控能力密不可分。有一天我们约在他办公室,他另一个会议还没有结束,就让我在他房间先等会。我看到他还没有来得及擦掉的白板上部署的下一场非常重要的发布会。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鼓掌,什么时候创造高潮,都是精确到几分几秒。完全就像电影脚本,细致程度让人惊叹。

小米这辆高速列车因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以及余承东的半路杀出而开始迅速放缓。迄今扣除损坏和淘汰,满打满算,小米产品的活跃用户大概在一亿左右。过去,人们有个标准,当一种媒体普及率超过20%,就可以称为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大众媒体。我们活学活用,当一家公司的产品普及率超过20%的临界点,就真正具备了在全社会立足、具有大众号召力的大众品牌。按照中国的人口,就是每天3亿的活跃用户(不是简单的产品销量和非实时在线的用户量)。今天,真正具有每天实时在线的3亿活跃用户的互联网应用,基本上还只是BAT三家。而今天小米还有2亿的差距。或者说,小米要达到真正深入人心的程度,需要跨越的是1亿到3亿用户之间的鸿沟。而如果小米能够继续保持每年50%以上的增长,只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达到这个关键的临界点。

今天小米发展面临真正的挑战,我们无法改变余承东的脱颖而出,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回头分析一下,过去哪些方面雷军本来可以做得更精彩,复盘一下雷军在前几年究竟错失了什么。现在看来,至少雷军犯下了四大错误:

一、首先就是雷军在上市问题上的自我束缚。不上市的承诺成了自己的紧箍咒。如果小米在2014年最火爆的时候上市(精明独到的马云分别在2007年和2014年两次把准了自己小环境和外部大环境的最佳上市节点),基本可以一举融资百亿美元级的资金,在今天智能手机竞争进入白热化的红海阶段,金钱是最方便地换取时间的手段。有这笔超级资金作为燃料,足以让小米的列车在今天依然继续保持更快的速度,顺利跨越3亿活跃用户的鸿沟。所以在魄力和胆识方面,雷军终究还是欠缺了一点像马云那样敢于捅破天的奋力一击。错失了曾经搁在眼前的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机会。

其次,全球化布局。既然是完全基于网络空间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需要像华为那样经历无数年的挺进而深入。如果雷军视野再开阔点,小米的全球化战略应该创业起步阶段就作为最重要的战略重点之一。至少在2013年就应该大刀阔斧走出去。如果再有激进的资本运作,有上市后百亿级美元作为全球化的弹药,那么今天小米如果在欧美、印度和其他国家完成全面部署,使得今天收入有一半来自于国外(或者至少三分之一),那么,今天国内市场再惨烈,小米也可以非常从容坦然。

三是多元化举措。雷军在金山没有大成功,一方面与选择的战略方向有关,也与杂乱的多元化有关。如果非要总结出一点雷军做小米的最大蜕变,毫无疑问,就是他从金山时期的极度多元化一下子进入到极度的专注。而今天小米的打法仿佛又让人看到了金山时候的雷军。多元化破坏了小米的聚焦的战略定性,打乱了非常难得的整体感,一言以蔽之,就是多元化让整个局乱了。就像今天的周鸿祎,虽然惯性依旧,体量依然庞大,但是因为头绪过多,使得章法凌乱。需要重新聚焦主攻方向和核心竞争力,周鸿祎才能重新找回他独特市场的杀伤力。类似地,各种压力之下,雷军也有点迷失在自己编织的“星辰大海”庞大的生态梦想中,这无疑是他最大的危险。

四是激进的清场思维。业界流传小米人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不是来竞争的,我们是来清场的”。低价战略的确是最具杀伤力,也是见效最快的方式。小米推出的各种产品,都是期望一手灭掉传统领域的所有玩家,另一手还想封杀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对手。如果低价战略如此简单有效,那么今天全球的商业生态就不可能健康发展。价格并不是满足和取悦用户最重要的因素。

有些错误犯了就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而有些错误依然可以再度重来。有些学费再昂贵,也是必须付的。小米发展到今天,不至于像批评者所描绘的那样悲观。只要回到最初帮助自己走向成功的核心上,回到雷军开创的引领这个时代的网络空间思维的轨道上,慢下来的小米依然是可以抵达自己想象不到的新高度。只是因为走了弯路而晚点而已。

总之,互联网领域的成功充满了偶然,充满了各种遗憾,但是成功却从来不是轻轻松松。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