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庆:离开刘强东的日子,上马“马上消费”业界
“如果还在京东,我会很优越,继续高大上,继续万米高空‘飞行’,继续享受这个平台带给你无数的关注和财富,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赵国庆对虎嗅说。
赵国庆于2012年7月应刘强东之邀加入京东担任首席战略官(CSO),2013年6月,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同年年底,又升任为京东联席董事长,全面参与集团层面的重大决策、经营和管理工作,但很少出现在媒体与公众视野中。2014年4月,京东上市前夕,他突然离职,曾引起外界对京东状况的猜疑。
事实证明,赵的离职的确是“个人原因”。大半年后,在2015年年初,赵的创业项目——消费金融公司马上金融对外宣布正式筹建,赵国庆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虎嗅的专访。五个月后,虎嗅再次采访了赵国庆,而此时的马上消费金融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只待银监会发放开业通知。
对很多人来说,消费金融不比银行、保险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金融业务,是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什么鬼”。本文是刘强东前搭档赵国庆的创业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消费金融的普及。
让我们先从赵国庆开始。
在京东注意到“消费金融”
加入京东之前,赵国庆曾就职于华贸中心(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从该公司初创时的基层员工,干到了执行董事/副总裁的职务。2009年进入中欧读EMBA时,赵国庆与刘强东成为同班同学,这是他与京东结缘的契机。
赵国庆告诉虎嗅,“那时候京东(交易额)还没过百亿,不显山不露水。与强东熟悉后,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细腻的人,并非外界描述的简单生硬,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也令人深刻,所以就决定(跟着)干了。”
由于当时华贸中心只有三个执行董事,面对已有的地位和优越条件,赵国庆称,“放弃真不容易,记得那天中午,我是在华贸酒店楼下跑了两圈做出了加入京东的决定。”另一个因素,赵国庆认准了互联网、电商的未来,知道只有跳出华贸体系,才能有新的机会。
马拉松是赵国庆最喜爱的一项运动,他自称东京马拉松、台北马拉松、香港马拉松都已参加,在国内会参加每年的戈壁挑战赛,“每次决择都在跑步中完成”,此次创办马上消费金融同样如此。
“2014年3月中旬,我在跑重庆马拉松的过程中,夹杂着各种思考和挣扎。我记得很清楚,跑完后的一个周末,我找机会向强东表达了自己要创业的想法。”赵国庆告诉虎嗅,“他最开始也是不支持的,从不接受到接受有个过程。”
赵国庆对消费金融的关注其实是从他任职京东期间萌芽的。2012年底,当时刘强东已经出国游学,赵代表京东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供应链金融合作。京东已在思考用数据变现,再往下就是消费金融(代表性产品“京东白条”)。
而另一件事可能促成了赵国庆单干的想法。2013年中旬,京东也意识到金融的重要性,决定将“金融事业部”独立出来,那么,就有一个谁来挑头的问题。“京东有个类似决策委员会的机制,我也在其中。后来决定分拆京东金融的时候,老刘主持内部选举,‘谁想干举手’,我第一个举手,还有一个同事(陈生强)也举了手。陈生强一直在京东管财务。老刘再三考虑,那时的京东面临上市,需要引入个新CFO(也就是现在的黄宣德),所以安排由生强从财务角度切入金融,从公司与从陈个人的角度,都是比较自然的,我们都非常理解、支持,事实也非常顺。”于是,原京东CFO陈生强担任了京东金融CEO。
京东金融让别人做去了,而赵国庆并不喜欢在京东只是“高高在上地见这个见那个”。
2013年11月,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在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区域、产品、股权等方面放宽了限制:取消地域限制,允许非金融机构发起,鼓励混合所有制,增加出资人类型,丰富股权多样性,同时新增10个试点城市。
试点公司相当于把零售银行业务剥离出来,但必须获得银监会发放的消费金融牌照。赵国庆告诉虎嗅,当时他也代表京东先后与福建泉州、广州等地方政府寻求过试点资质,但泉州给了兴业银行,广州给了中国邮政。而且,根据《办法》,非金融企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或一般出资人,应具备的条件里有一条: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而京东金融业务在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不能达到盈利条件。
如此一来,赵国庆完全坚定了自己做消费金融的想法,最后也顺利在重庆拿到试点资质,并聚拢重庆百货、重庆银行、阳光保险、浙江小商品城、物美控股等五家外部股东,其中赵国庆本人的北京秭润也是股东之一。赵国庆说,在找股东过程中,召唤起大家对这事的兴趣并不难,很多公司都想参与,难的是很多公司都想在里里扮演控制性角色,对这样的公司,赵只能拒绝。
筹备这道坎
马上消费金融的业务发展模式,是线下实体消费金融+线上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互联网分期消费类创业公司不一样,其实质是金融机构,意味着进入门槛要高。
按照相关规定,设立公司必须先具备筹建资格,要看经营场所、业务系统(IDC)、风控能力以及公司制度是否健全,还要看董事、监事及高管所具备的金融从业经验是否达到法定最低年限。所有筹备工作完成,要接受银监会的验收达到合格后才能正式营业。
团队
因此,赵国庆说,“搭建团队在整个筹备过程中最难,这些高大上的金融人士,被我忽悠来,薪酬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关键是我一个创业的公司,必须得靠理想和价值观来说服与自己思维模式、执行力高度一致的人。”
甚至,赵国庆称,从头到尾,现在公司的160个人,每个基本上都是他面试的。当前马上消费金融创始团队的构成情况(如图):
从上图可看出赵国庆对风控的重视程度,而“大数据分析风控”作为马上消费的主打亮点也就顺理成章。之所以青睐拥有国外风控管理经验的高管,赵国庆认为中国搭建数据和风控模型的金融机构都是从国外学习而来。
产品
关于产品的具体形态,虎嗅在第一次采访赵国庆时,他是如此构思:
第一类是现金贷,类似于信用卡,就是用户获得信用评级后,我们给他发现金贷。还有一类是商品贷,就是跟商品消费挂钩,比如你去苏宁买东西,那我帮你做分期服务。第三类就以上二者相结合的交叉现金贷。
这一次,赵国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马上贷。马上贷其主要针对22岁—30岁之间,大学毕业到购房之前的小白用户。目前,准备围绕租房、教育、医疗筹备三款服务,未来也可能扩展到装修贷款、旅游贷。赵国庆称,要抓底层刚性需求,不做投机性需求,因此刚上线的马上贷会集中在租房贷款。他的设想是五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通过这款APP进行发放,用户无需面签,只要在此应用上进行实名信息绑定、拍照上传,“马上贷”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进行审核,未来计划做到3分钟审核反馈。
五万元以上的大额消费贷款,马上消费公司会根据消费凭证进行监控。为了防止套现行为,马上贷发放的款项是直接跨过消费者,向贷款者的商品出售或服务提供商进行支付。赵国庆还介绍,马上贷本质是一张虚拟信用卡。不同于信用卡,马上贷会采取在线预售,循环信用额度。
值得注意的是马上贷的风险定价因人而异,借款人的还款利息与他本人的风险系数成正比。“我们最高收取资金成本之上、不超过政策规定的基准利率,最低就是资金成本了。”赵国庆称,“计划在今年6.18当天与线下超市、购物中心搞零利息、零手续费的联合促销。”
关于资金来源,赵国庆称,一方面来自“马上消费”境内子公司及股东的存款,另一方面来自境内同业拆借,如合作的P2P公司。
大数据分析是风控的主要手段,另外,为防止坏账风险,马上贷所出售的每一项贷款,会向马上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方之一的阳光财险进行相应投保。
关于马上贷产品的推广方式,赵国庆指出,线下可以依靠物美、重庆百货等股东,线上在合作电商企业交易环节嵌入即可。
消费金融民营化、互联网化趋势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发展十余年。相比之下中国起步晚,2009年,我国开始宣布启动消费金融试点。 2010年,国内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成立,且其中三家拥有银行系背景,分别为北京银行、成都银行、中国银行,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是唯一外商独资企业。
直到2013年9月,银监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地区扩大到10个城市,第二批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已经开始出现苏宁、海尔等零售、制造企业的身影,但传统商业银行仍是处于主导地位。在第二批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中,虎嗅整理统计了其中五家(如图):
(本图综合自银监会批文及相应公司披露信息)
尽管银监会《办法》明确指出,消费金融公司也可从事金融债券、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以及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等业务,但当前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仍处于消费信贷业务拓荒阶段。
而商业银行(财团)与商品或服务输出型企业在消费金融方面结合趋势明显,双方在资金流与消费场景方面进行互补,只是银行系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信贷业务更倾向车、房等大宗消费。
苏宁这类零售平台,上游2B做供应链金融,下游2C就是消费金融,与之类似的京东、阿里虽然在下游没有名义上的消费金融牌照,同样依托自己的产业链做生态闭环。
马上消费金融方面,赵国庆主要通过北京秭润商贸有限公司进行持股,股东中除重庆银行与阳光保险两家金融机构,其他股东既是消费金融的使用场景,又是其消费金融产品的推广渠道。
这些企业有一定地域性优势,在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量上与苏宁、海尔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即便是邮政储蓄银行,也在中国共有接近4万个分支机构和网点,超过4.7亿个客户。面对综合实力强劲的对手,马上消费金融又该如何竞争?
赵国庆告诉虎嗅,“京东、苏宁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中进行。我不做闭环,切入他们的交易场景,我只做风控、放款,然后银联、支付宝跟我连接就好了。”
据虎嗅了解,目前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还未与马上消费金融达成合作。对此,赵国庆表示,不排除未来合作的可能。
消费信贷产品根据其内在差异,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期限或分期付款类与循环贷款类产品、有抵押和无抵押产品以及直接和间接的产品。又主要涵盖在以下四类公司之中(如图):
(本图信息综合自公开报道,仅做参考)
从它们各自推出的产品参数看,互联网衍生的消费金融产品在处理效率与定价方面有明显优势,所以趣分期、分期乐等一波创业公司在近一年大受资本青睐,但他们不是持牌金融机构,而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参与同业拆借,甚至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经营资金,资金成本低于非持牌机构。
承接“存贷结汇”业务,民营银行的政策放宽,也对消费金融推波助澜,其中腾讯入股的微众银行,阿里入股的浙江网商银行均已先后开业。赵国庆也承认,这批互联网银行在用户数据、交易场景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赵国庆说,“这种优势不是排他的,我可以跟微众合作,他的数据可以提供给我变现。另外,微众想做连接资产管理服务,那可以,腾讯给我客户,我帮他做风控。”
尽管赵国庆坚信马上消费金融与传统银行、互联网银行之间不存在竞争,但信贷消费是“低频高值”的服务,他必须思考如何提高用户粘性的问题,赵国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把马上消费金融产品接入到更多的电商交易平台中去,让它变成一种可自由选择的支付方式”,即用户在电商平台下单结算时,除了支付宝这类已有的支付选项,也会出现“马上贷”之类的选项。
红孩子、亿佰购,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鼻祖”
赵国庆一再强调,马上消费互联网金融公司是产品覆盖线上下线的纯互联网公司。非持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中,最具代表性的趣分期、分期乐在2014年均获得过亿美元融资,资本也嗅到了消费金融互联网化机会。
但这些公司并非“第一个吃螃蟹”,早在2007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信用卡分期购物网上商城“亿佰购”。2008年母婴电商“红孩子”也独立推出了自己分期购物平台“Red Mall”,但好景不长,只上线了一年就宣布关闭,主要原因是当时红孩子的销售额来自目录邮购, 邮购目录+消费信贷的模式在日本能成功,但复制到中国来却水土不服。
亿佰购曾累计获得过戈壁、领航2000万美元的投资,与国内五大行在内的20多家银行均有合作,顶峰时年交易额已经过6亿,公司达到300多人,但在2013年因为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
面对虎嗅“揭伤疤”式的询问,亿佰购韩吉韬回答:“失败其实不是模式和执行力问题,主要是没踩对节点,当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并不成熟,资本市场也没有现在的热情,当然团队自身也有些问题。”
他告诉虎嗅,当时的消费金融只有信用卡用户,面向中低端用户的普惠消费金融产品基本没有。尽管他们看到了这个机会,但不敢贸然进入,主要还是受制于大环境和资本市场很不支持的态度。等到有了外部环境适合进入时,自己缺了充足的“弹药”支撑!
在韩吉韬看来,趣分期、乐分期算是踩对了节点,主要是赶上了2013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的大势爆发,资本市场好转。但他还指出这些分期类产品的明显不足,“他们目前运营的模式不太健康,商品补贴太多,获客成本也比较高。”
“消费金融的关键点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消费场景搭建,小额低质量用户的风控管理,大数据运营和分析的能力,以及低成本融资的能力。”韩吉韬说,“目前,普惠金融产品和消费场景的创新的空间还很大,包括方兴未艾的各种O2O服务,以及亲子、养老领域。”
同时他还告诫创业者,“当前的消费金融公司抗风险能力差,只是抓住了市场的机会,一旦互联网金融的泡沫破灭,会受到整体行业寒冬的牵累。”
未来,消费金融的颠簸之路
关于马上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之路,赵国庆表示,“十年以后,我们可能会走并购银行的道路”。他的标杆是美国第五大银行Capital One,其创始人瑞奇·菲尔班克在2003年通过自主研发的一套信用消费系统与乡镇银行试点合作发家,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加速了并购之路,并在2013年收购了汇丰信用卡业务,在去年又并购了花旗在美国的信用卡业务。
赵国庆认为,“银行躺着把钱赚的日子将不复返,银行干的事我们也能干,我们会干的,银行不一定可以,所以未来十年我们有机会成为一家金控集团。”
那业界又是如何看待马上消费金融这家公司与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虎嗅顺手询问了虎嗅作者中的两位金融从业人员。其中,身为银行职员的康宁表示,“看不出马上消费金融有何特点。消费贷款需要看他的合作方,小额现金贷款需要看它的风控能力,总用‘大数据’这样的大词包装自己,反而显得心虚。而且他们的股东也没有多少消费数据。”
康宁还说,“用大数据在短时间审核贷款项目,不少P2P平台已经做了,坏账依旧不少。在租房、旅游的信贷消费,京东金融也开始做了,和阿里一样,他们做用户授权就行,用户获取成本低多了,但马上消费还是有机会享受到市场红利的。”
在互联金融公司从事研究工作的秋源俊二也表示“不看好马上消费金融”,他还说,“当前我们的消费金融政策仍是被阉割的,行业起步晚,市场机制不成熟,一旦遭遇经济换环境恶劣,消费金融会出现大量坏账。典型例子是三星消费金融公司在97年经济危机中受到重创。”
最后,回到马上消费金融公司身上,其未来是否真如善于谋划战略的前京东联席董事长赵国庆所说,“都在计划之中”?相信他也希望未来,当别人谈及他时,描述的词是“金融大鳄”而不再是“前京东联席董事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为本文作者:李清乐 打个赏
快来“打”我呀~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