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速贷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产经
(原标题:羿飞:e速贷事件的反思和总结)
任谁也没想到5.20这个浪漫的日子,会突然爆出e速贷被查的消息,事情已经发生十几天,多方博弈,各显神通,羿飞觉得到了可以总结点什么的时候了。
现在每月新开和倒闭的平台,都有几十家,实际上这个事件从规模体量上并不突出,受到如此之大的关注,更多的是因为e速贷是多年老平台,很多老投资人包括我本人也都是投资过很久的,当我们熟悉的平台出现了问题,心理的震动感就会更大一些。
另外因为到出事的时候,e速贷仍然还是在羿飞榜单上的,所以我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把这个事情仔细地研究和剖析。即使我们没有能力改变事情的结果,但这么多人已经付出了代价,仍然有必要留下有价值的经验。
同时,我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如果我们打算冷静地来剖析这个事件,就一定会伤害到很多身在其中投友的心情,本人可能会挨骂。说真话的压力是很大的,我相信在当前阶段,广大受害投友更多的希望的听到一些声援的声音,不管这个声援有没有用,心理都会得到一定安慰。
但是,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判断错误就会被淘汰,我们要获得成长,就必须要有勇气面对,可能现在笔者写的一些内容会让人不愉快,但是时间比较久以后,当能沉下心的时候,再回头看看此文,还是会获得一些经验教训,人生的路还很长,未来比现在有价值。
首先说为什么e速贷在榜单上,与其他的老平台一样,行业早期只有十余家平台,当时如果要研究行业,实际上所有的平台都是要纳入的,包括大家都明知道有问题的中宝,当时也是纳入的。羿飞榜单的投资理念,一直都是不以绝对安全为追求,而是在各种数据和情况的变化中,不断调整性得出网站的风险回报比。
对于一些有潜在风险的平台,我也不一定会马上删除,而是会持续盯紧平台数据,如果平台数据发生连续的恶化,那么会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删除规避风险。之前曾经用这个方法成功规避过中宝、盛融、融资城、808。
而对于两个没有避开的案例——热贷和这次的e速贷,则是存在一些独特的现象,热贷是线下部分倒闭,直到出问题,线上部分仍然是数据稳定的。
而e速其实笔者在之前很久就觉得大单业务类型和股权分红模式蕴含较大风险,在之前的评级中也曾多次明确提出担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下老帖子。
当然,有风险并不代表肯定会倒,因为风险是一种概率,从数据层面,e速贷的交易仍然很活跃,并未快速恶化,所以没有进行排名删除,但笔者并未放松持续观察。最近连续3个月其实是发生了数据连续下滑的,已经在考虑是否需要删除,但警方的出击比较突然,无法预测,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一次数据规避风险的方法失效了。
有这两个特殊案例,那么是不是数据分析就没有价值了呢?除非找到新的更可靠的方法,否则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仍然觉得持续的数据分析相对来说是当前最有效的手法。因为这套方法有效的时候多于无效的时候,而且无效的案例具有不可抗力特征。
最近这个事情闹得比较大,人人自危,其实主要是怕类似的经侦忽然强行介入事件普遍化,经侦雷怕会是未来最不可预料之雷。
这关乎是不是还能在网贷继续玩耍,于是最近虽然网上跟大家聊的不多,但我辗转联系各种关系,打听了多个省级金融办、经侦、互金协会等部门,近期关于P2P网贷业务的监管尺度,目前基本上已经明确是属地管辖,所以各省的规范和尺度都是自行界定,也略有差别,但大体上是遵循“底线监管”的原则,即:
1.平台必须保证兑付,有人举报不能兑付,调查属实才需要警方介入接管。
2.平台资金的去向只能是放贷,不能自融自用做其他。
只要不触犯这两条根本底线,即使有问题,也以指导、整改为主,主动出击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其实我们冷静地想一下,逻辑也很简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已经发生了问题的平台,清查和处理还忙不过来,谁会多管闲事去搞基本运营正常的平台?
参考案例分析:
用这个标准来套之前融金所的事件,起因是符合第1条的,就是有前员工报复举报,但是经查之后发现没有兑付问题,并且业务真实,资金的去向比较清晰,均为放贷,未发现有自融现象,所以之后陆续恢复正常。这说明只要你自身规范,查会引发一些恐慌,但是不会触发刑事流程。
而同期发生的看起来相似的经侦主动介入的国湘资本,因为有资金涉及国湘资本“基酒投资”的主营业务被质疑是网站自融,触犯了第2条底线,所以至今无果。
其实在几年前就发生过一次经侦主动介入的案例,中宝投资,其资金在个人账户高度集中达1.7亿,于2013年12月13日由当地人行向当地公安部门举报。2014年1月2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就是2014年3月13日衢州市公安局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周辉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中宝投资网站停止运营。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有符合第1条的举报人,其次经过调查,中宝的资金基本都是自融自用符合第2条。但是这些信息是几个月以后警方才陆续公布的,在3月份刚刚介入抓人的时候,也引发了很激烈的投资人维权事件,维权组织与公安机关进行对抗,进行了多次“散步”与目前的情况非常像,之后随着陆续公布的信息,受害的投资人开始陆续登记受害资金。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投友,可以去搜索“中宝投资”关键词。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两条底线是确实存在,并不会发生经侦乱出动,随便搞死平台的这种无厘头场景。即使有偶发的误会,在经过调查不符合两条底线的,也会很快放人和消除影响。
2016年5月20日介入,至5月31日的警方公告,已经明确简及家人私自占有平台资金进行投资,并有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房产汽车等消费用途,归于自己和妻子名下,还有部分资金用于支付利息和股东分红。以上内容几乎与中宝投资周辉案例如出一辙。
如果我们搞清了上面的两条底线,再来分析e速贷目前的情况:
先看第1条:之前流传e速贷是因为有人举报的说法,这条笔者认为是可能性非常大的,因为举报是第一条的核心内容。有人说是借款人举报,以躲避还款责任,我认为这个可能站不住脚,因为举报需要是出资受害人,股东或者债权投资人,借款人不符合举报人受害者身份。
目前举报的具体是什么人仍不得而知,若从有可能的角度,就是股东、普通投资人、黄牛投资人之一,这是构成e速投资人的几个类型。普通投资人基本可以排除在外,因为直到出事都没有提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都觉得e速贷是被冤枉的。
那么就是剩下两个角色了,也许是有小股东希望套现,受到大股东拒绝而举报。另一个可能是平台大单业务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逾期,但是黄牛是需要先偿还普通净值投资的,黄牛只能先充值还款,这等于是一部分黄牛投资人要替网站承担劣质资产的责任,这实际上是另一个层面的限提,无法接受愤而举报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大多数普通投资人感觉经营正常的表面平静之下,可能早就已经有了其他暗战……
2.平台资金的去向必须清晰,不能自融自用这条,目前是很难说清的,因为老投资人都知道,平台管理者以前都用净值借过不少钱,但是还好目前已经都还清了,所以这里是值得探讨和有协调空间的地方,主要看警方有没有必要追究这个罪名。至于是不是有其他的自融内容,例如简开酒店等生意的钱是不是平台自融的这个目前不得而知,如果属实就基本没有协调空间了。
有人担心,如果第一条中有人举报经侦就会出动,那所有平台都很危险,随便跳出来个人恶意举报一下,岂不是说倒就倒了?我想说,你以为经侦是那么好请的吗?你一举报他就来只有一种情况,你是他大爷。但是现实中往往他是你大爷!千呼万唤不出来……
事实上有人举报,也必须提供非常有力的证据,并且警方进行一个阶段的取证调查,证据特别清楚,问题特别严重,有切实把握了才会行动,这个环节会过滤掉恶意举报。你以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大爷是你几句话轻易就能搬动的吗?例如在过去的案例中,中宝投资是当地人行举报,e租宝是公安部主导,这次e速贷事件,通过投资人了解也不是惠州警方,是广东省公安厅主导。
在总平台数3、4千家的今天,每年问题平台数高达千家,经侦主动出击的掰着手指头数也没有十次,按比例1%不到。如果这都整天诚惶诚恐,就像你看到电视报道了有个车祸,结果吓得一年不敢出门一样无聊。
其实在去年的融金所事件以后,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就觉得经侦雷是最可怕和最不可测的雷,当时文章里建议各平台应该主动联络地方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因为其实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他们比我们更怕,怕有人不规范和诈骗,恐惧来源于互相的不了解。就像你看见一个纹身的彪形大汉会恐惧,但是如果大家常在一起聊天,互相有足够的了解,熟悉了也就没有那么恐惧,也不容易发生误解和突发事件。
!
e速贷应该属于国内绝对的第一批元老级平台,2010年底上线,当时全国平台一共也就不到十家。一开始发展是比较慢的,因为宣传能力有限,真正在投资人中形成影响力是在2011年中开始。那时候笔者记得红岭周总吹了个牛,说是几个月内就会跟银行合作资金托管,一时间红岭人气火爆至极,行业首次出现一标难求的景象,而红岭的收益率也开始从年化24%很快降低到18%。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对于降息不满的投资人注意到了模式上完全模仿红岭的e速贷,当时e速贷标面利率21-24%,加上投标奖励,综合收益率可以达到28-30%之间,非常可观和有吸引力。
当时投资的时候,e速贷的负责人还不是简慧星,我印象里是大家都称作江总的大佬,据称非常有实力,旗下有地产等生意,同时投资了E速贷这个平台。而简总是在之后平台第一次面临危机的时候上位的,这个危机就是2011年底的P2P个人信用借款的连锁倒闭事件。当时在整个行业里,是没有人去开发借款业务的,都是普通的个人借款人借款,发生了大量坏账以后,红岭率先推出了普通投资人给借款人担保的玩法收取一定的担保费,担保额度就是自己的投资额,这样可以把资金做高一倍杠杆,在危机发生之前,资金的实际收益率可以达到投标22+担保20,即40%以上的恐怖收益率。
但是到了后来,这些借款人开始到处在多个网站到处借款,每个网站都给了额度,风险不断集聚。后来发明了这个模式的红岭也意识到危机,开始对一些人收缩额度,资金链断裂的借款人开始崩盘,其在所有网站的借款均违约。
就这样多米诺骨牌在2011年底被推倒,跨站借款人的债务陆续引爆,当时的数家平台纷纷中枪,或多或少地受到重创。当时的投资人多多少少都有参与到这个交易模式的某些环节,受损者比例近乎达到投友的7成。
而大量的参与个人担保的投资人则血本无归,很多人甚至对同一个借款人进行担保和投资,当坏账以后,尴尬的成为自己对自己进行赔付,债权和债务对冲后资产瞬间化为飞灰……
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自己亲历那场危机至今心有余悸,我将这个因高杠杆个人信用垃圾债所引发的行业地震称之为“首次P2P中国版次贷危机”。当时市场的惨状和悲观气氛让人感觉春节都过不去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市场动荡,虽然看起来金额是大了不少,但是对整个市场参与玩家的阵亡百分比来说不值一提。
那场风波以后,e速贷的逾期一度达到过30%这样的可怕程度,而且普通投资人已经畏惧,不再敢参与担保,导致平台的借款人无法成功发标。于是E速贷的简总创新了一个叫“速贷担保”的项目,这个项目规模为1000万,并向投资招合作者,e速官方出资持有一半的份额,投资人入股参与另一半,然后由这个机构去领投借款担保。
这个方案是非常有创意的,因为给了投资人一个想象空间,觉得如果是官方有一半的利益在里面,那么出现了逾期以后,平台一定会努力催收,这样大家就又恢复了参与担保和投资的信心,平台的人气快速恢复,也就是在这个项目上立下大功吧,简总由企业的普通管理层走向了前台,成为之后e速贷的实际运营负责人。在这个阶段e速贷基本达到了其发展生涯的巅峰,行业地位和交易额等一度跨入行业前三。
对于这个项目自始至终的运作,我觉得本人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是实际参与者,当时普通投资人参与者中的大股东之一,会参与也是因为觉得如果公司在担保环节有风险,在项目选择上风控就会比较谨慎,这与之间的纯中介,由投资人自己判断和承担风险是完全不同,应该是有机会的。
在投资人恢复了踊跃投标以后,借款人的开发又成了重点, e速开始扩展分店,这在当时是属于吃螃蟹,具有一定创新性。此模式在后来广为发展,很多平台以全国布点的模式扩张,成就了微贷等一批优秀企业。
但点背的是遇人不淑,各处代理都风控很差坏账很多,这个时候简总四处出击亲自催收,网上也经常直播催收过程,很有诚意很努力,简也开始在投资人中形成一定威望。这次代理风波以宜昌代理为最,大量伪造假标,所有借款人同时逾期和停止还款,把平台真是坑的不要不要的。
而此人,就是一年多以后酝酿了“盈通、浙商365,汇宝信贷”三家连锁倒闭平台的大名鼎鼎的牛晓辉,看到之后的这些事情,我想说e速栽的也不冤,牛总不是一般人物。
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在这里真的是要说创业不易,一个新的模式需要有人吃螃蟹和付学费才会逐渐成熟,正是前面的这些事例经验给后来的平台提供了参考,他们才开始完善控制手法才有后来的大发展。
最终这个项目还是失败了,官方“速贷担保”标大量逾期损失惨重,跟投的投资人也叫苦连天,最终平台表现了担当,大股东出资1000万堵上了这个窟窿,这在当时是非常正能量的,赢得了一片叫好。而我因为这几次事件,对e速团队的风控能力和催收能力彻底失望,之后开始陆续退出此平台的投资。
剧情到这里,笔者觉得其实潘多拉魔盒就在这时候打开了,大股东很有实力把局面稳定了下来,但是连续的坏账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窟窿。这个阶段e速进行了向投资人招股,吸纳的资金应该也是为了解决这次危机。
但这次招股中,有承诺每年11月1日都进行分红,标准为入股总金额×(1+30%保本年收益),即保底年收益为30%。这个承诺为平台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导致平台以后只能以多次募集股权来兑付之前的承诺,这应该也是后来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和庞氏化的恶之源。
这里顺便聊几句股权的话题,笔者本人一直比较喜欢参与优质平台的入股机会,e速在第一次招股时其实就知道,也完全有机会去参与,因为很多老投友都是互相认识的,也经常交流。多次有人来建议笔者也加入,或者总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加入,基本上我的做法是不参与但也不发表任何看法。每个人都对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不想去强加自己的判断给别人,这是个人的生存哲学。到现在是可以说说当时的观点是什么,给大家以后的投资做些参考。
我一直没有参与此平台的入股就是觉得虽然分红承诺很诱人,但是给平台带来了一定法律风险,以及经营压力,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坦白的说,在几年的时间里,看到平台多次分红,以及股价涨势喜人,要抗住这样的诱惑,是需要一些定力的。
很多人对于平台股权投资,关注的就是买的时候贵不贵,买了以后关注涨价快不快,或者分红多不多。其实这是在股权投资中非常容易进入的误区,一级市场的投资因为流动性比较差,远远不能像二级市场那样今天买明天卖,所以一定不能只因为短期利益而去入股。
一定要先去判断企业的运行是否健康,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有多大的增长空间,这些事情比较清晰了才可以参与,只要企业发展的好,其实所谓股价则其实并不重要,赚多赚少顺其自然。
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是奉劝应该远离股权投资这类项目,因为占款周期长,你可能会很煎熬。也比较需要专业知识,我甚至听到一些人入股的时候,听说只是在说某平台一股只要2元很便宜这样的话就去参与了,连总估值的概念都没有。这样是很容易中股权雷的,股权雷其实比债权雷还恐怖,平台出问题以后是优先偿还债权的,股权投资者往往一分钱也拿不到。
e速贷遇到的问题和中宝投资情况是很相似的,中宝也是当时被跨站借款人的连锁坏账一次性击倒,而周辉在无力兑付的情况下选择了庞氏之路。相对中宝,简还是有能力的,因为至少当时的业务都是真实的,有逾期但不全是坏账,另外就是成功的运作了招股使资金链没有断裂,从业务层面已经消化了那波坏账危机。之后的新窟窿实际上是分红承诺带来的新问题,我想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当时的情况全行业都人心惶惶,不给出诱人的承诺是没有几个人乐意参与的。
其后的2012、2013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e速的发展可以说比较平稳,也可以说比较艰难,长期维持在一个中等的交易量水平,而同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平台数由早期的十几家快速膨胀到几百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规模没怎么增长的情况下,e速逐步的由行业前十的地位滑落到较少投资人关注的几十名开外。
沉寂到2014年下半年,e速贷又迎来了一次模式上的重大转折,开始主打千万级大单业务。在这个转型之前,网站几乎只有持续在循环借款的老借款人,新业务极少,最终这批多年借款人最终无力还款爆掉也许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虽然大单业务有很大的风险,但可能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这个阶段与同期的808的情况是很相似的,而808更消极一些,既没有在业务上有实质性突破也没能有效的对借款人进行换血,最终更早的爆发了危机。
正如之前分析,这次经侦介入看似突然,其实归根结底与平台自身不规范和业务模式的高风险有必然关系。因为不论是超出负荷的分红压力,亦或是大单借款人违约,两者一个出问题,都会导致有利益受损者去报案,从而导致最终经侦介入。只是之前的这个过程可能处于侦查取证阶段,普通投资人不得而知,表面看起来介入的非常突然。
其实从第一天就上封条这个情节来看,警方应该已经调查许久,或者是举报人提供了一些切实的证据,才敢做的这么激进。所以这个事件一定要看结果,到底平台有没有严重的假标、自融现象,如果有,那么并不推翻前面的两条底线,所谓的不管是不是真实做业务的平台都会经侦死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从前面的e速贷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第一批P2P平台其实都还是不错的,虽然大家的命运各不相同,但最初的创业初衷都是比较单纯的希望做一个好平台,而不是一些诈骗平台,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恶意。
大家因为经营能力和对大势判断能力的不同,逐步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在金融风险的冲击的考验下,能力强的化解了风险,能力弱的或者选择退出,或者放弃了道德的底线,走向了庞氏将风险后置,反而越陷越深……
!
我们所有人都看到,e速整个事件发展的节奏非常之快,几乎每一步都还没反应过来,就有新的话题爆点出现,所以在每天倒闭或跑路几个平台而大家已经不太在意的今天,这个案件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而且从舆论和媒体角度,几乎一边倒质疑和抨击警方的过度执法,这种情况从表面看与半年前的融金所事件几乎完全相反,当时融金所事件第三方和媒体几乎是一顿乱踩,大有不杀之不快的劲头儿,但最终各方大跌眼镜,融金所全身而退,负面影响逐步消除。而e速贷为什么结果却反倒令人失望呢?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觉得,这一切舆论的关注和帮腔可能正是“杀死”e速贷的主要凶手……
下面我们要讲的,可能是一些赤裸裸的“现实”,是一个在社会上生存的逻辑和技巧,而不是所谓的正义,所谓的公平,所谓的合理。按照行之有效的社会规则,我们往往表面吃一些小亏,反倒让自己可免受最大损失。
2016年5月20号12点左右开始有消息传出e速被查。这中间投资人开始传播信息和逐步发生恐慌,但是并没有切实的消息。直到5月20日23点左右:惠州警方在微博上发布公告,称e速贷涉嫌非法集资,公司员工和高管被带走配合调查。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涉嫌”和“配合调查”,并没有绝对的定性,其实在这个口径下是具有协调空间的。
因为,就像很多投资人知道的一样,和e速贷存在相似问题,甚至更严重,规模更大的平台并不在少数,这也是投资人觉得冤的原因。所以,这次事件在一开始的口吻不太严厉,留有一定余地。从事实上可能更倾向于一次敲山震虎式的运动,通过一次事件让有类似问题的平台尽快意识到监管风险而主动整改。
21-24日之间的几天,投资人开始纷纷组织起维权群,四处发帖讨伐,效果是非常显著的,e速事件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舆论一边倒抨击和质疑警方过度执法。这个期间有传出一些维权组织和公安对话的交流内容,但均为转述,相信大多数内容真实,但多少会有个人情绪影响所产生的水分。从这个环节可以看出警方很谨慎,未公开讲一句话,姿态是观望,其实这几天笔者觉得是最后留下的协调窗口期。
在这个阶段若能妥善协调,如平台管理层能基本讲清资金来源去向,并且保证投资人的兑付不会出问题,与举报人直接达成协议,那么还是有机会的,因为当地警方一般也不会愿意把事情弄大。最好的是平台管理层能主动协助警方进行维稳,降低社会舆论压力,帮警方前面的行动找到合理的台阶,给出一些消除影响的方案。你抽自己个耳光仔细想想,警察怎么可能出错呢?错的一定是自己,反省的好,则孺子可教……
2016年5月24日8点多,e速贷官方发帖《e速贷关于我司520被调查事件官方进一步的进展公告》帖子中描述了目前的一些情况,公告结尾写了如下一番话:风雨过后不一定有彩虹,明天希望有好的消息,那么e速现在需要你我全力以赴。每一个e家人团结起来,站出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落款是广东汇融投资股份公司。
当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此为取死之道,因为这这段话有着非常清晰的煽动倾向。平台作出这样的举动,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智商极为低下,觉得靠硬拼能赢。二是已经被抓住了确凿的证据,放弃了常规交涉,只能选择利用不明真相的投资人扩大影响做最后一搏。
这个手法与两年前中宝案几乎如出一辙,当时周辉无法证明自己无罪,在与投资人见面时抛出了“只要我能出去就能解决全部提现”这样的豪言壮语,引发了后面的多次维权,投资人对警方的维权诉求是:“我们都是自愿投资,现在只要能放周辉出来,我们愿意放弃债权。”结果是然并卵……
5月25日上午,受到檄文感召的大量维权者集中到广东省公安厅信访“散步”,官方派出了人员进行商讨、协调和安慰。至此,e速贷事件在广东,已经由一个普通案件上升到维稳事件,超出了惠州地方公安的管辖范围。
在这里我觉得维权策略有一个明显的定位错误,就是采取了群体事件路线。群体事件能解决问题根本就是妄想,e租宝的影响有多大,几百亿资金,几十万人四处维权上访,得偿所愿了?
要解决问题,首先是要判断这个事件到底是不是有严重的违规,若真的有严重的违法和挪用资金问题,那么任谁闹也没有用,因为实际上警方的介入是对投资人利益的保护,放任不管以后只能是以更大的案件结果而出现,受害人更多。
如果大家觉得没有严重的违法,则更应该协调为主而不是过度施压,因为当发生群体事件以后,事件的处理权限就已经发生了转移,而当地公安已经被打脸,也不会再愿意进行任何交涉。
这里其实我们可以总结一个经验,“码人儿”的这种手法,以后只适用于平台不能提现,老板诈骗跑路,属于警方不立案不作为的这种情况,目的通过扩大影响来加快司法流程的进度。
而不适用于公安主动介入的情况,因为如果有误会是需要协调的,要降低司法流程的速度,给各方留下更多互相了解和沟通的时间窗口期。
果不其然,在“散步”事件结束仅仅几个小时后,5月25日19点22分,惠州公安发布公告,称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拘了以简某为首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公告中使用了“经初步查明”“部分资金占为己有”这样的措辞,说明警方手里至少是有一些证据的,哪怕不够充分,也能够证明资金被挪用。这篇公告的发出,基本上明确了交涉窗口已经彻底关闭。
随后马上传出多个e速贷维权群被强制解散,这个情况前所未见,之前那么多平台倒闭跑路或者刑拘,没有见到过QQ群被强行解散的案例。从这个情节完全可以看出,这是按照维稳事件处理,不是非吸案件本身。之前我们都没见过这样的情况,想必是因为腾讯处于广东辖区,小马哥是比较懂事的,进行了积极配合,果然够红够专,深明大义。(为防止本人名下的Q群被追杀,此处省略500字)
之后的几天,事情慢慢开始平静下来,直至2016年5月31号凌晨:惠州公安发出通报经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简某。至此,整个案件可以说已经不会有太大变化,之后就是等待警方公布违法细节以及处置方案,赔偿比例等信息。具体最可能发生的,就是当年中宝案的后续处理流程,因为两个事件的相似性最高,可见链接参考:http://gaj.qz.gov.cn/news_info.aspx?NewsId=10952
事件回放结束。
可以明确的说,整个事件最无辜的是投资人,尤其是跟复杂的利益关系无关的普通投资人。这批人除了标面利率以外并没有赚到其他收益,但仍然要承担全部风险。
所以作为投资人群体,愤怒和不能接受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现。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为什么某某网站都存在一样的问题而且比e速贷规模大多少倍,你们不去抓不去管?为什么同城平台快速贷爆雷以后至今无处理,警方却不作为?
这样的说法是事实,也确实存在,但其实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就跟几辆车闯红灯你被警察抓一样,你去要求警察把其他人都抓了你才服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抓住别人不代表你的违法行为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面对现实,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尽可能减少会发生的损失。
现在投资人应该尽快把注意力从跟警方对抗,转移到如何确认真实债权、回收债权和减少损失上。建议尽早配合报案吧,因为中宝后来的警方公告中明确有一条:已完成待收回本金确认手续、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集资参与人,在返还工作中将给予优先对待。公告中还有一条是超过期限提交资料或提交资料仍不符合要求的集资参与人,不再纳入诉讼终结前分期返还的范围。
案件已经定性,在全国协查登记环节对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肯定会有一些人去登记,符合立案要求的标准很容易达到,千万不要搞的自己最后失去了受偿的资格,这开不得玩笑!请仔细看上面的中宝案警方通知部分内容截图!
另外听说有些人在组织所有投资人不登记搞对抗,有兴趣的可以记下这些人的名字,看看是不是过阵子警方公布的申请名单里有他们,而且名列前茅。这样不要脸的案例这些年已经看过几十次都不止了,人性的卑劣恶臭无法遮挡。
投资人组织首先可能是需要跟警方协调,协助尽快确认有效的债权和资产,与借款人协商还款计划。相信e速贷的借款人真实标的比例是很大的,这就与中宝、e租宝那类完全捏造的案件不同,涉及大量的资产处理问题。麻烦归麻烦,也能提高最终的受偿比例。
另外,净值投资人和净值借款人直接的债权关系应该如何认定,这也是一个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难题。如果按照平台原有的规则逻辑,对净值投资人承担还款责任的是净值借款人也就是常说的黄牛,净值借款人才是普通标的债权人。在当前平台停止运营,普通标借款人的还款进程暂时停滞的特殊情况下,净值借款人的还款责任应该如何界定?
这些复杂的情况,其实都需要坐下来谈与警方进行沟通,否则即使已经控制了一些资产可以对投资人进行偿还,工作都无法进行。
这个事件,实际上从刚刚发生那天我就非常关注,直到今天才出来谈,实际上是因为从前面的一些细节中已经可以大概预料到结果。但是在5.31的定性公告出来之前,羿飞(公众号:羿飞谈互联网金融)不想说任何话去伤害受到损失的投资人或者对事情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本人的性格使然,又不想去说一些虽然大家爱听,但和事实判断违背的哗众取宠之言,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安静。
至5.31公告之后,实际上任何人的任何话都不会对事情有什么改变或者影响了,才用了几天的时间来完成了这篇总结分析报告,希望能对大家今后的投资生涯有所帮助。
有人说我事后诸葛亮,首先所谓的事前诸葛亮是不存在的,那种行为一般被称为“黑嘴”,当事各位恐怕是会骂的更凶而不是看到风险提示就立即不投了。笔者不是正义使者,也不是美国队长,我不负责拯救世界也没有那个义务,而是会去总结经验去避免以后类似的损失。我的帖子,觉得有用就看看,如果能帮到任何人我都会觉得很欣慰,这正是分享的初衷。如果觉得没用就别看,又看又骂称之为“jian”,我不欠任何人什么。
这个案例以后,笔者也会重新调整羿飞评级榜单的运行思路。之前我的方法是平台存在一些隐患,但只要盯住了数据,在其数据连续恶化,风险较高的时候进行删除就可以规避风险,确实是通过这个手法多次在平台倒闭之前成功躲避。
但近来发生的经侦雷事件,让我们看到,如果平台本身有较大的不规范和风险,危机不一定是等待平台资金链断裂的时候发生崩盘,而是有可能会被监管部门提前捅爆。所以后面,我争取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去按照新标准调整榜单,提高平台的运行规范标准。
后续的思路严格按照两条底线的思路:
1.现金流良好,企业经营有利润,这样出现兑付风险的可能性可以降到最低。
2.一定是要业务真实,无自融自用现象。
3.因为监管的特点是属地,所以各地区的区域龙头企业安全系数较高,可以比较容易与监管部门和警方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互信。
4.干爹强劲的,有助于处理好行政关系的优先。
5.奉劝大家,不论多么安全和信任平台,一定的分散度是必要的,至少要把资金分散在5-8家,这样发生天灾事件也不至于要命。
也跟平台说一声,监管越来越严厉了,但这不完全是坏事,只有通过治理,行业的环境才能更长远的健康发展,否则劣币驱逐良币,才是整个产业的悲哀。
平台应恪守业务真实,资金流向清晰,则无惧一切监管和调查!
【来源:羿飞谈互联网金融 作者:羿飞】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