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化妆品引发皮肤病比例上升 15%患者检出荧光脸败局

大洋网-广州日报 / 何雪华 / 2016-05-26 09:35
广东地区化妆品皮肤病明显增多,最受害的群体是20~39岁女性。进一步对产品类型分析发现,祛痘类、保湿类及面膜诱发化妆品皮肤病的比例明显突出。专家指出,要从正规渠道选...

广东地区化妆品皮肤病明显增多,最受害的群体是20~39岁女性。进一步对产品类型分析发现,祛痘类、保湿类及面膜诱发化妆品皮肤病的比例明显突出。专家指出,要从正规渠道选购化妆品,以免买到成分不明、原料劣质、监管不严的产品,美肤不成反添病。

“国标”化妆品皮肤病:按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国家标准(GB17149.1~7-1997),包括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

广东增加监测:化妆品荨麻疹、化妆品唇炎、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及化妆品不耐受综合征,也纳入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

昨日是第十届“全国护肤日”,作为化妆品不良反应法定监测机构,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发布《2015年度化妆品皮肤病临床监测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去年共发现化妆品皮肤病416例,占门诊患者的1.04%,高于既往部分地区的年度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统计病例数。这说明广东地区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病率的确处于明显上升的态势。

“报告数据可能只占真正发病数的1/3”,华南地区知名皮肤病专家、广东省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指出,很多患者是多种化妆品皮肤病,长期受害后引起过敏、痤疮,甚至出现不耐受综合征,却根本不治,“耗着、忍着”;也有一些急性发作的荨麻疹,按接触性皮炎治疗,治了也就算了,没列入报告。

人群分析发现,广东化妆品皮肤病发病以女性为主,20~29岁年龄段最高发,其次为30~39岁年龄段。这可能与此类人群使用护肤品较多、偏爱网络途径、代购途径来购买化妆品有关。

杨斌指出,我国大部分消费者缺乏科学护肤理念,在使用化妆品前没有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没有作相应的皮肤分型或敏感试验,甚至偏信所谓“民间秘方”等配方自制化妆品。当出现化妆品皮肤病后,因延误就诊和处理不当,致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不及时,往往造成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正常人的皮肤因其特性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根据皮肤油脂分泌和角质层含水量,可分为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专家提醒,在购买化妆品之前最好进行皮肤检测,强调护肤品及美容保健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皮肤类型选择。

面膜、祛痘、保湿类产品

最易诱发化妆品皮肤病

哪些化妆品容易引起化妆品皮肤病?经对产品类型分析发现,祛痘类、保湿类及面膜诱发化妆品皮肤病的比例明显突出。

杨斌指出,广东女性化妆品皮肤病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不多。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广东地区的炎热气候特点,消费者使用祛痘类化妆品的比例较高,这类产品多数含有消毒、杀菌及水杨酸等角质剥脱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致敏性。另一方面,很多功效类如保湿化妆品,添加的违禁成分较多,患者大量并频繁使用,造成化妆品不良反应增多。

“最大问题是面膜,尤其是号称‘美白’的面膜!”杨斌直言。她指出,面膜被奉为“补水神器”,不少女性甚至一天一贴,而面膜生产的门槛低,各种成分不明的营养水、化妆水泡膜,尤其是网购、代购的产品,原料劣质,生产质控几乎等于零。

如果皮肤确实发干受损,比如在户外暴晒后、熬夜后代谢不好,可选用胶原成分面膜进行修复。据医学临床经验,顶多3~5天用一片面膜,不要贪求补水、油,每次敷时少于30分钟,之后要马上擦保湿润肤霜。

此外,美容院或个人自制面膜,使用比如牛奶、蜂蜜、黄瓜、柠檬、芦荟等,专家并不建议。尤其是柠檬,被认为富含维生素C,有美白功效,但其弱酸带走皮肤油、水,引起皮肤发干、过敏,是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元凶。

警示:部分美白化妆品添加荧光剂

报告特别发出警示:对186例患者的皮肤进行荧光增白剂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高达14.5%。这意味着,皮肤受害的患者中,100个人里竟有15人顶着一张“荧光脸”!

“检查时让女性的脸在紫外线伍德灯下照一照,可以看见脸上有一片片的光粉。”杨斌指出,这种情况在使用过美白化妆品的女性中最为常见,因为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特性就是能产生蓝色荧光,可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

表面上看,敷完美白面膜后脸变得水嫩、白皙、光滑,可是一停用马上打回原形。杨斌指出,一般来说,如完全符合国家关于化妆品规定的美白面膜,至少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用上一两片就发现皮肤明显变白的,有可能添加了荧光增白剂或激素类物质。

杨斌说,在日化品中是允许使用荧光增白剂的,不过有浓度、用量等严格规定。目前,化妆品中添加荧光增白剂对人体长期危害的相关系统研究尚未明确。不过,荧光增白剂可进入表皮的角质层,角质层生长期约为28天,理论上停用一个月可排掉荧光增白剂,也可使用果酸或物理微剥脱加速排出。

“化妆品病”有哪些?

近六成是接触性皮炎

年度监测分析显示,接触性皮炎例数最多,为240例(占57.7%)。杨斌指出,这与我国往年监测情况、国外文献报道是相似的,与国外资料统计结果在70%以上亦相近。她分析,该结果表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化妆品导致皮肤损害的主要原因。

接触性皮炎多在面部、颈部,是因接触化妆品而引起的变应性或刺激性,后者多由除臭、祛斑、脱毛类等特殊用途化妆品引起。

化妆品不耐受综合征

年度监测发现,第二位“化妆品病”是化妆品不耐受综合征,共报告51例,占总数的12.3%,而且多年监测发现正呈现每年增多的趋势。

杨斌指出,使用化妆品清洁不够、过度清洁、不当使用护肤品,均可引起皮肤感染,破损皮肤屏障,损伤皮肤。

化妆品不耐受虽然不是急性发病,但是女性面部会越来越白,皮肤发干、脱水,不耐受其他化妆品的同时,日光、灰尘等都会造成瘙痒、红肿、毛细血管扩张,最显著的特点是皮温升高,总是觉得脸发热、发干、发烫,甚至脱皮。

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

年度监测显示,化妆品皮肤病第三位是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共报告49例,占总数的11.8%,也在增多中。

激素依赖性皮炎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玫瑰痤疮”,杨斌指出,与一般痤疮多出现在口周、面中部、额部不同,化妆品激素依赖性皮炎也是痤疮多发,但面部弥散性均布。此类皮炎,与化妆品中重金属类物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违规添加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超标相关,“经常使用激素类产品,时间长了,激素被皮肤吸收反而引起痤疮样改变、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敏感、皮肤潮红脱屑。”杨斌说,由于对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一旦停药症状更为明显。即使规范抗过敏治疗、修复,也需要长达3个月至1年才可消退。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