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利博越频繁“被黑”:自主品牌相煎何急?
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7日报道 本报记者 俞凌琳 上海报道
“以前从未出现过如此的恶意攻击。”针对博越频繁“被黑”,5月12日,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当天,吉利服务网点一次试驾事故,被大肆渲染成“断轴”。在此之前,一位吉利博越车主电瓶插头松动,车主仅在当地服务站的用户群里问了一下,便被演化成一场“博越黑屏”事件。
作为吉利SUV战略的首款重量级产品,博越在上市前用足了心思做营销,颇被业内看好。但自3月26日上市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博越频繁“被黑”。
在汽车行业,博越“被黑”并不是个案。之前,上汽、长城等车企也遇到过类似问题。“车市竞争激烈,竞争者互相突破底线用水军手段诋毁对手屡见不鲜。” 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钟师认为,这正说明当前自主品牌面临的竞争环境比较恶劣,处于弱势的自主车企应该在营销上“抱团取暖”,而不是相互攻击。
博越频繁“被黑”
博瑞上市以后,网上就陆续出现了一些负面帖子,主要是对自主品牌的质疑声,认为中国企业造不出品质能与合资抗衡的B级车。不过,随着博瑞销量提升,在口碑传播下,质疑的声音逐渐弱化。
但博越刚上市不久,一系列带有明显导向性的文章开始在网络蔓延。林杰称,在车主购买产品后,各个服务网点的吉利客服,都会将客户加入到当地经销商的微信群,一旦客户有任何不满,当地客服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博越售出后,吉利从未收到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林杰说。
对此, 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认为,博越,关注度太高,“就像明星,知名度越高,绯闻也随之而来”。
目前吉利正对网上曝出的博越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吉利公开资料显示:博越“黑屏”仅是一位消费者遇到的情况,而这个消费者也只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小范围分享出去,而后,经过吉利服务站检测,该车是因为电瓶接口松动,拧紧后已将问题解决。
博越的“断轴”事件更是让吉利感觉子虚乌有。事情的经过是,5月12日客户郭某试驾博越。其间,郭某将车速40码提至60码拐弯,突然迎面出现一小车,为避让小车及行人,郭某急打方向,操作不当,冲上马路牙子撞上路灯杆、水泥墩和路旁的两棵树,造成车辆损伤,所幸现场无人员受伤。
事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郭某随GX7试驾客户一起回到4S店。他表示对博越的动力和安全性能非常满意,主动与销售经理联系,要求订车。但是,这次试驾事故却给博越带来了“断轴”烦恼。
最重要是“做好产品”
“吉利的质量问题,仅是一位车主个案,以偏概全,并无共性依据,对于一款月销5000辆左右的车型,即便发生了,也是小概率事件。”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对记者说。
林杰相信产品会说明一切,时间会说明一切。现在令吉利方面安心的是,博越订单没有受到影响。
“在我看来这只是吉利乃至整个中国车企在品牌向上路上,遇到的一点考验。”林杰坦言。
低质低价起步的自主品牌,以前主要生存在合资品牌无暇顾及的细分市场,如今,合资品牌不断下探、自主品牌向上突围,两者之间正面冲突越来越频繁。近年来,自主品牌在设计、技术、工艺、工装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在销售网络的能力上也不断进步,杀入到合资企业的优势领域——一线城市。
“以前一款新车上市,上海两家店订单需要累积一定时间才能突破千辆,现在博越上市,短时间内仅一家店就超过750辆,两家店合起来超过1000辆。”林杰说。随着在一线城市实现销量提升,接下来,吉利将扩充在一线市场的销售网点。
“自主品牌在向上的过程中,仍被一些媒体不公正看待。‘负面新闻’更容易博眼球,营造出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不信任感,这也成为车企品牌向上路途中的阻力。”钟师认为,只要自主品牌把产品做好,用产品竞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时间会让恶性竞争无机可乘。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