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快速发展,头部城商行的体量其实也不小。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繁花》特别火,这部片子讲的故事里也有不少的老牌金沙投网 行业的元素。故事之外,这部片背后也有城商行的影子,这些年,城商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
银行板块一直都是 A 股市场权重占比很高的行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个行业中,有这么四类玩家: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最近的十年中,成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当属城商行。
在银行业发布的 2023 年 " 陀螺 " 评价榜单中,城商行的前十分别为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长沙银行、苏州银行。
虽然体量不及四大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但经过快速发展,头部城商行的体量其实也不小。
目前的银行业中,已经有十家万亿以上的城商行,十三家 5000 亿以上的城商行。跻身 " 万亿俱乐部 " 的有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
去年三季报显示,这些万亿城商行中,仅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实现个位数增长,其余 5 家城商行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走过 2023,迎来 2024,接下来城商行们该如何寻找新的增量,值得探讨一番。
2023 年的城商行:在分化中寻找突破
总体来看,城商行的发展分化趋势明显,头部城商行与中尾部城商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资产规模排名第一的北京银行地位仍未被撼动,不过,江苏银行在营收利润等业绩上的表现已经有所超越。
从业绩来看,江苏银行营收 586.78 亿,归母净利润 256.54,而北京银行营收 497.39 亿,归母净利润 202.33 亿,稍稍落后。
从前三季度的归母利润表现来看,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位居前三。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分别位居其后。
评判银行经营的标准很多,但核心其实就是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从这两点上来看,头部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远超过行业整体。
从拨备覆盖率上来看,北京银行是头部银行中拨备覆盖率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在 215.23%,但仍然超过行业平均水平(182.49%)。
另外,除了头部城商行表现优异之外,城商行整体呈现出不良贷款率高(1.96%)、拨备覆盖率低、创利能力弱的特点(ROA 与净息差分别低至 0.64% 和 1.73%)。
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经营上,也体现在地区分布上。
头部的城商行往往位于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这可能是因为城商行的发展与地域经济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举个例子,2013 年到 2016 年,晋商银行营收增加至 39 亿,净利润却下滑至 10 亿。同期,南京银行营收从 105 亿增长至 262 亿,净利润从 45 亿增长至 83 亿。
经营层面的因素之外,造成如此差异的原因也可能在于,2013 到 2015 年是煤炭行业衰落期。
不过近几年,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在变。产业之外,零售业务贡献比较好的银行增长情况都不错。
拿宁波银行来说。宁波银行 2023 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利润表现都不错,营收增长 5.45%,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 12%,不良率仅 0.76%,而且,拨备覆盖率高达 480.57%。
这个业绩背后,离不开零售业务的贡献。
一方面是在前几年,宁波银行零售业务结构性调整已经完成,而且零售业务中大部分是消费贷,个人按揭贷款占不高。另一方面,宁波银行的零售业务的不良率很低。
低风险、高成长的零售业务,是拉动城商银行增长的重要动力。
从行业环境来看,城商行的经营环境也在变。对公信贷面临压降利息的要求,使得净息差收窄,城商行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突破。
所以,净息差较高且抗周期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对于城商行来说,零售业务的占比越高,净息收入也就越稳定,资产质量也就越高。
不过,城商行转型零售业务也有挑战。
一来,大部分的零售业务其实是四大行在做。零售业务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个人贷款,这里面主要是房贷,而主要承接这部分业务的其实是四大行。
数据显示,2007 年至 2022 年,四大行的个人房贷占比已经从 15% 左右增加至 30%。零售业务也是四大行的重要利润来源。
接下来,增量减少,城商行要从中分一块蛋糕,并不容易。
二来,零售业务能不能做好,很考验风险管理能力。
零售业务方面,上海银行业这几年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
2018 年,个人消费贷款市场井喷,同年,上海银行的零售贷款余额达 2768.21 亿元其中消费贷款达 1574.76 亿元,互联网消费贷款余额 1095.19 亿元,同比增长 267.55%。
此后,上海银行消费贷不良率一度上涨到 1.87%。
2023 年上半年,上海银行消费贷不良仍高达 1.81%。到 2023 年三季度末,上海银行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有 100.20 亿元,同比减少了 30%。
可见,在零售业务 " 寻突破 " 的前提是能够 " 控风险 "。
消费贷之外,上海银行也在寻找新的突破。2023 年上半年,上海银行普惠型贷款客户数比 2022 年末增长 33.91%,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较 2022 年末增长 15.94%. 接下来。普惠业务能不能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突破点,可能是上海银行未来业绩增长的关键之一。
展望 2024:产业与消费中的新机会
如果说,2023 年的城商行是在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寻找新的价值增长,那么 2024 年的城商行,则需要进一步扎根产业。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产业的竞争力,是消费的竞争力。
城商行的增长,往往离不开当地经济的增长。
上海银行转型消费的深层逻辑在于,地区经济发达社会消费能力强,江苏银行发力小微企业,从普惠金融上找增长点也是因为江苏的中小企业活力很强。
对于出身中原的郑州银行来说,新的增长点源于扎根产业建设。
2023 年上半年,郑州银行总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 4.28%,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 6.11%。同期,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比年末有所下降,不良贷款余额下降 5.37%。
一增一降背后,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而且带来总额的增长也表明,支持产业发展的力度并没有降。
一直以来,郑州银行的特点就是稳,这源自金融赋能地区产业经济的内生使命,也同样源自管理层稳健经营的风格。天眼查 AAPP 信息显示,郑州银行的对外sands金沙游戏官网 分布中,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
在产业经济复苏的进程中,这种稳定可能会发挥更重要的价值。
稳定之外,城商行的增长的机会,还是在于消费端。
一个判断是,行业净息差承压的情况大概率会延续下去。
整体来看,2024 年零售业务净息差仍然要强于对公业务,银行要增长,零售业务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客观上,拉动消费需求仍然是促进经济复苏增长的第一要务。
因此,2024 年城商行的第一个机会仍然是零售业务。
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火热也表明,市场上还有大量的未被挖掘的消费需求。而城商行们如何找到零售端的新增长,可能是一个新的机会。
市场不是没有消费需求,而是要把消费需求更多地释放出来。
举个例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新能源替换燃油车的新历史机遇,能不能进一步做大这部分业务,挖掘新的增长?
进一步来看,挖掘增长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风控能力,在有效控制不良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挖零售业务的增量空间。
挖掘个人零售业务,一方面是挖掘优质消费贷款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也要提升个人财管业务的能力。
消费之外,提高财管能力和水平,是释放新的增长动能的关键。
2024 年一个确定的行业的趋势是,更多居民从财富管理转为存款,银行财务管理营收缩水,以及风险意识导致居民的储蓄意识会比以往更强。
但是,权益市场不会一直是熊市,一旦权益市场转暖,便会有新的增长机会。
虽然,过去财管上有优势的银行(比如招行)仍然会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城商行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也可能会获得不错的增量。
结语
2023 年是银行业调整的一年,也是寻找突破的一年。如今的 2024 年,则是扎实经营,赋能实体产业深入落地的一年。
过去的发展表明,对于城商行来说,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资产规模,也不是利润规模,而是实实在在产业 + 消费。
接下来,如何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实打实的成果,是城商银行价值成长的关键所在。
来源:向善金沙手机网投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