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翻拍都救不了的国产剧水煮娱
关于国产烂剧的问题,编剧汪海林有以下几个观点:以演员颜值为卖点、剧情逻辑等而次之的一定是烂剧;符合“大IP+小鲜肉”公式的基本也是烂剧;烂剧在剧目生产的基数中比例庞大,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烂剧被包装成好剧。
这样的评价标准,正构成对那部看似褒贬不一、实际三观不正的《北京女子图鉴》的映照。有评论这样讲:这部自立各种精彩flag——“绝不靠男人”、“没有玛丽苏”、“没有傻白甜”的职业女性大剧,本是冲着在北京辛苦打拼的普通女孩儿们去的。但相对于原作《东京女子图鉴》的冷静沉稳,《北京女子图鉴》的矫揉造作还是让这个原本应当拍好的题材,沦为了司空见惯的“伪”大女主“真”玛丽苏的八点档泡沫剧。
《北京女子图鉴》差在哪?
在看《北京女子图鉴》之前,我恰好看了两篇立场截然相反的评论:一派的观点是《北京女子图鉴》评分该更高些,因为它拍出了北漂女的真实生活;另一派则说《北京女子图鉴》实在烂透了,这么拍对不起真实的北漂女。如此针锋相对的结论,自然引起了我对这部热播剧的兴趣,不是为了瞧瞧它到底对不对得起北漂青年,而是为了看看究竟是哪家影评大号输出的观点开始对不起读者。烂文与烂片烂剧相较,其危害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侮辱智商。
那类为《北京女子图鉴》站台的文章,通篇力挺的支撑点不过就是它拍出了大城市光鲜亮丽之下的“脏乱差”;拍出了异乡人的茫然四顾、举目无亲;拍出了北漂青年现实生活的窘迫惊惶,所以它是难能可贵的。不严苛地讲,剧集开篇确有一些写实笔触,女主家乡小城的沉寂叙事与初进北京时的处处碰壁,颇似“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的逻辑前奏。
然而,编剧“秀三观”式的剧情安排使得那份超出预期的观感很快就烟消雾散了,这使得它此前充斥的“写实”基调也变得虚伪异常。有篇评论如此评价该剧的细节障眼法:“《北京女子图鉴》里那些看似真实的细节包裹住的仍然是一堆狗屎般的价值观,里面所谓的女性励志桥段都是对女性实打实的侮辱”。剧中的女主角陈可,是这样展现她“不靠男人”的独立一面的:向企图强暴自己的老乡求介绍工作、接受了只见过一面的已婚老板的馈赠、向顶头上司投怀送抱、向差点潜规则自己的大领导求助、利用男人的保护欲拿下合同……
一边马不停蹄地靠男人上位,一边标榜自己是追求梦想的独立女性,如此分裂的人设又何谈对北漂大众的心理安慰?这部翻拍剧扛起的“直戳现实”的大旗,仍是由改头换面的直男癌患者打造的,掩人耳目的符号铺垫得越逼近现实,其真实意图便更令人憎恶——现实既然存在如此多的困窘,不妨尽早远离它们,不择手段地结束“奋斗”。而越快越远地逃离真实北漂情景的通关文牒,正建构在编剧对于男权社会指南的悉心描述里。
拿什么拯救国产剧作?
冯小刚早就强调过,中国电影市场之所以烂片辈出,国产电影的创作质量之所以良莠不齐,其根源在于创作人才匮乏——“中国电影的核心创作力量,尤其是优秀导演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匹配电影创作生产的需求”。如果说国产电影的情况都是如此,国产剧的局面只会更糟,毕竟电影票房得经过具体观众的检验,而电视剧只要能卖给平台就万事大吉。
至少在《北京女子图鉴》这里,国产剧作的无可救药、国内编剧的学浅才疏获得了全方位的展示。在影视剧市场规模高速扩张的近些年,国内拿得出手的编剧约略还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的那批人,至于什么接班人、什么中生代、什么少壮派,统统不存在的。
对于那些只会炫耀科班经历的国内编剧,我委实难理解他/她们自信的由头。点评起国外同行的优秀作品时一套一套的,动辄批判这个是戏剧套路,那个是理论模板,所言大抵“不过如此、毫无新意”云云。可等到他/她们真去创作的时候,不是抄美国人的,便是抄韩国人的,或者买空日剧版权,自己的本事见不着一星半点。这种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的程度,相当于中超球员调侃西甲球队的训练水平,只会令旁人感到彻底的尴尬。
比照搬照抄更尴尬的是,连抄都不会抄,连模仿都够不到精髓。据说,《北京女子图鉴》的80后女编剧特地拜访过《东京女子图鉴》的编剧黑泽久子,后者告诉她:“不要奢望写一个人见人爱的角色,大都市里没有哪个女性是人见人爱的,能写出真实的人就行。”我不知道那位自言“不打扮漂亮便不会写作”的中年女编剧是怎么理解日本同行所言的人物真实的,我只知道黑泽久子笔下的绫是一个巨大群体共同欲望的集中投射,她的确复杂又真实;而那位中国女编剧笔下的陈可则是一个披着“职业女性”外衣的“独立婊”本“婊”,她代表不了任何靠才学与德行在北上广深立足的当代青年。
有评论如此总结这两版仅一字之差的时代剧的不同:《东京女子图鉴》的女主是通过职业上的晋升获得了邂逅更优秀异性的机会,而《北京女子图鉴》的女主则是一直用向异性贩卖性魅力的方式来获得职场晋升。在中国的翻拍剧集里,女主去掉了名字里的“依”字,然后依靠男人的一句话少奋斗N多年;晚上用“努力才有未来”式的鸡汤给自己洗脑,白天心浮气躁地钻研职业晋升的旁门左道;口口声声说为了梦想留在北京,但镜头下的梦想完全被具象为一个LV包;一边享受虚荣与贪欲带来的快感,一边为自私与无责任感找借口。
《北京女子图鉴》里遍布的玛丽苏元素,看似光芒万丈,实际已跳进“物化女性”的深坑万劫不复。“真实”不是社会上存在着拜金主义的倾向,你作为编剧明目张胆地把它渲染出来,毫不考虑它的负面效应;“真实”更不是鸡汤式的励志标语听上去很提气,你作为编剧罔顾现实门槛与生活真相,故意弱化乃至抹除那些客观存在的风险与鸿沟,把虚假的逻辑抛给观众。
国产都市剧该探讨什么价值?
在这部《北京女子图鉴》里,哪些是辛苦挣扎的底层体验,哪些是费尽周折的真实经历,哪些是编剧自以为是的杜撰,有识之士一眼就能看出。可惜只图消遣和涉世未深的观众实际上占到多数,他们或许仍旧受制于烂剧腐蚀心智的坏处,而价值观的崩坏与扭曲一旦成型便很难平复。面对批评意见,那位80后女编剧竟以“女主并非玛丽苏”、“机会垂青勇与谋”和“懂得求助也是一种实力”的言论负隅顽抗,实在令人齿冷。
自我贴金的《北京女子图鉴》与其表现“独身女性在北京的恋爱与职场历程”的初衷相去甚远,更与其翻拍对象的立意与价值判若云泥。以《北京女子图鉴》编剧为代表的国内编剧似乎永远不明白的是,真正的大IP不是“北漂”、“沪漂”之类的关键词,而是价值本身。什么是价值?它是不断变化的,是借鉴(chao)不来的,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提炼与挖掘的。如果挖掘不到,说明不适合干这个,毕竟本来就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在剧作上骄傲。
北上广深之于外来者的现实障碍堪称不可胜数,但该剧的编剧对此节却完全未着笔墨,真不知道她十数年的北漂生涯感受到的究竟是什么?而在《东京女子图鉴》中,“阶层”与“身份”则是“母题”一般绕梁不止的存在,对于秋田姑娘绫而言,她就真的演绎过“奋斗N多年才能与东京港区女共饮下午茶”这般的客观叙事,这样的生活真实,北京绝不比东京缺少可供发掘的土壤。但我们的编剧却一笔也不便勾勒,只顾着在“狗血+玛丽苏”的邪魔歪道上奋笔疾驰,从主人公怀揣的盲目与自信上看,你根本看不出她对于具象与抽象的社会语境的体察与感知。
剧中女主刚到北京的时候,便秉承着“死也要死在北京,那我又不是最差的,我为什么要回去啊”这类迂腐幼稚的价值观。这件槽点满满的观念,令我想起网络上经常能见到的一类逻辑,大致是说:你们都说留在北京有这么多的不便,有这么多的客观困难,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留在北京,可见这里是极好的!绝大多数人都看得到大城市的资源优势,也都盼望在这里成功,但问题在于真正吃到果子的人不是最想吃到果子的人,也不是只想吃到果子的人,而是种树的人。
在我看来,一个人非要留在北上广深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其原因也应当是真正明确留下的价值,而不是看见别人都想去或者都想留下来,然后自己也非要去或者非要留下来。只是为了逃离家乡而留在别处,别处恐怕是留不下去的,因为这不是去留的问题,也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合适与否的问题。若真有卧龙凤雏之志,便自会趋向百川入海的线路;若实无格物致知之心,便会加倍遭遇异乡的潮湿阴冷。由戚薇饰演的主人公陈可,空有一颗暴富之心,却没有展现出任何对于局限性的超越,还一个劲地抱怨北京难混,实在让人无法感同身受。资源配置实现优胜劣汰,这不叫不公平;绣花枕头凭先天优势永远居上,这才叫不公平。这样的现实命题,恐怕更值得《北京女子图鉴》去聚焦和描述。
当然了,上述命题绝非当代都市剧可供拓展的唯一视角,只要国内编剧能从购物消费的奢华情节里短暂抽身,严谨认真地接受一下《北京折叠》或者《十七岁的单车》这些文艺作品的再教育,或者搜索与“灰犀牛”这个名词息息相关的轶事旧闻,便知道怎样的剧作算是深刻了。
(来源:创事记 作者:秦朔朋友圈 鲁舒天)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