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共鸣?机器人依旧不能和我们感同身受

新消费
2015
11/10
11:07
机器之心
分享
评论

由法国阿里德巴兰机器人公司制造的日本机器人Pepper已经具有陪伴机器人的潜能。据制造者所说,Pepper能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和身体姿态来识别情感,并且给出恰当的回应。这预示着社交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时代。但是它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人工智能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并回应人类的感觉,即它们是否具有同理心(情感共鸣)。

设身处地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类的情感共鸣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常,似乎有两种情况。首先是「认知」共鸣,即判断其他人想法或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果你有个朋友去两家公司面试,被其中一家录用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替他高兴还是难过还是失望?你对这件事的反应取决于你是否知道朋友的目标和愿望,还取决于你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的能力。

正是这种特殊的能力表明了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区别。因为同理心判断取决于我们感同身受的能力。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显示,当我们考虑别人感受和考虑自身感受时,大脑中的同一块区域会活跃。

而且,我们越是设身处地,这块区域就会越活跃。因此,机器人有两部分最难完成。第一,机器人需要有丰富的自我认知,包括个人动力、优缺点、成败经历和高潮低谷。第二,它要充分理解人类的感受才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共鸣。

分担痛苦

第二种共鸣方式是我们意识到他人的情感状态并分享其情感经历。有明确的线索显示,六大基本情感(愤怒、悲伤、恐惧、厌恶、惊奇和快乐)是所有文明共有的。

像Pepper这样的人工智能可以被设计来识别这些基本的情感。但是许多情感,诸如挑逗、骄傲、尴尬等并不具有固定特征,但也贯穿于文明之中。

有人会有很强烈的情感但并不想让别人知道,因此他们会「抗拒」,也许会强颜欢笑。就像认知共鸣,我们自身认同别人情感的经验和能力有助于我们理解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甚至对于AI来说,更具挑战性的是情绪的内脏性质。我们的神经系统、肌肉、心率、唤醒和荷尔蒙都会受自身情绪所影响。

同样,当我们产生共鸣时,这些生理指标也会受到影响。如果别人在哭,我们的眼眶也会湿润;别人笑,我们也会情不自禁地笑。反过来,面部活动引起情感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同样的情感。

分享是与别人交流共鸣的一种方式,也会对理解他人的感觉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他人情感的反射,我们内心也在经历着微妙的情感变化。如果我们不想产生共鸣,比如我们在看别人的时候咬着一支铅笔,我们识别他人情感的准确度就会降低。

一些机器人研究利用传感器来检测人类生理情绪的反应。但问题是,生理的变化并不特定地对应某些情感变化。唤醒状态可能意味着愤怒、恐惧、惊奇或兴高采烈。在「拥有相同的生理状态就能产生情感共鸣」这一点上也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感受

因此情感共鸣机器人出现了吗?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新发现似乎总是带给我们惊喜。但是,真正的情感共鸣需要产生共鸣的双方在经历上有非常高的重合度。

为了设身处地,有证据表明人们在面对微笑的图像时会笑,但是当机器人被虐待时会伤心,但是这些反应是情感共鸣吗?这些证据能说明人类理解并且分享了机器人的内心世界吗?

全世界的人工智能都在飞速发展,像Pepper这样的机器人既神秘又惹人喜爱。很难预测像Pepper这样的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也许,未来机器和人类之间每天都会产生情感共鸣。然而,在完全理解人类情感共鸣机制这一方面,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因此,在机器上模拟情感共鸣依旧遥不可及。

机器之心,最专业的前沿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媒体和产业服务平台,每日提供优质产业资讯与深度思考,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almosthuman2014),或登录机器之心网站www.almosthuman.cn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情感 共鸣 机器人 人工智能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