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腾讯内部流出一份2015年业绩报告:截止今年4月,Q1微信活跃用户超5.49亿/月,覆盖200多个国家,90%以上的智能手机,还有40%的用户称:手机每月30%流量都贡献给了它。爆料者称“童叟无欺”,不过看到满大街都是低头族,左手企鹅,右手围脖,七手八脚忙着戳团购、支付、游戏、滴滴,30%流量哪够?假使腾讯推微信是为了赚流量或下载量,一般人肯定吃不消。可即使微信没有主动抢夺电信、飞信的饭碗,很多人已经吃不消了,因为圈内早已炸开了锅……
微信朋友圈的风云际会
下载量和活跃量节节攀升说明微信很实用,也越来越好用。推出伊始,微信不做推广,没打广告,凭着“企鹅”标签和口碑营销,1.0版本数月便吸引到近500万粉丝,对比QQ推出2年才积累百万用户,市场表现可谓不俗。随着微信的强力渗透,玩微信似乎越来越“变味”。因为眨眼间人们发觉:公司事务、会议研讨、领导指示、对外推广等全摆到了微信餐桌上。有朋友私下透露:以前玩语音是想免费煲电话粥,眼下一看到群组语音就生恐惧症,因为领导临时起兴的指示全搁那儿了,稍有怠慢,“雷霆”伺候。也有同事唏嘘:省了办公室加班半个钟,为防备领导查岗,换来24小时随时待命,聪明人的玩法太震撼!见此情景,我学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料某日“得意忘形”,在朋友圈发了××的一句牢骚。回过神来发现是“敏感地带”,还没秒删,早有××领导捧场,“呵呵”两字意味深长。友尽尚可挽回,可得罪人咋办?为弥补过错,我持续几月为××点赞,直到风平浪静,才得以舒一口气。类似剧情不断上演,所幸悲剧还不至于酿成“惨案”。
淡忘了让工作滚出微信圈的“最幸福公司福利”和铺天盖地宣传某个支付引发的“血案”,你还记得10万韩国家面膜销往中国的惊天黑幕?或忌惮“谣言集中营”带来的阵阵风波?正如创始人张小龙没料到微信能成为生活、工作两栖的“利器”,他万万也没想到朋友圈会变成灰色交易、不良信息传播的温床。无怪乎现在说起微信朋友圈广告,很多人直呼张小龙是“引狼入室”。
从“产品教父”到“引狼入室”,180度形象翻转的焦点就在微信遭遇【自由】与【动机不纯】的双重可塑,变得有些面目全非。加上大批假冒伪劣美容、保健品在圈内的病毒式传播,以及微信“内容黑洞”论和“抄袭原罪”的泛滥,足以将其推向风口浪尖。微信圈的恩怨情仇,刀光血影,没人猜得透。
不满QQ好友,可以删除屏蔽。可眼看着微信圈成了“工作刚需”,在这场“连带婚姻”面前,选择沉默没准更能保住饭碗。微信的火爆,是被吸引还是被挟持?是是非非说不清,加上微信俨然变成企业新媒体推广的关键渠道,想要一下子抽离,估计比登天还难。微信圈被玩坏,腾讯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为了肃清微信圈,腾讯加大了举报、封杀、实名认证力度,还出台“微信十条”以正视听,不过显然任重道远。
企业社交圈出没围城
微信圈引发的风波不断,不过微信被当做企业应用的替代工具确实是有先天和后天因素在推动,并非完全的“赶鸭子上架”。一来,从企业订阅号、服务号的萌生,到群组社交,从第三方接入开发到日前新鲜出炉的移动考勤,微信以企业社交新秀的身份开始了和阿里“钉钉”的正面交锋,微信的企业应用属性不断被强化。二来,之前QQ错过了抓住庞大企业用户群的机会,眼下微信即使赤膊上阵,又如何肯错失良机?何况与QQ迥异的路线和企业新媒体的定位赋予了其极大可能。当然这方面国内外早有经验可循,如Yammer、LinkedIn、slack、Facebook正热闹开展“撕逼大战”,国内如陌陌很早也喊出了“职业社交”的口号。相比之下,微信圈上位多少显得并不太“突兀”。
除此之外,微信还想到通过微信企业号的内置标准化应用与开发接口来实现个人、企业用户的双向抓取,眼下吸引了华天动力、六度人和、万户、指掌天下、办公逸等OA、CRM 企业应用厂商。开发成本、风险是降低了,不过微信的私人化空间进一步被“公务”捆绑同样成了现实。按照这一思路不难推测:微信未来发展的重头戏不在个人用户而在企业,毕竟从企业端创收更容易,需求更多元,同时通过企业捆绑的个人用户也不容易流失。可是那样的朋友圈将不复是纯粹的朋友圈,微信最初主打的自由通讯、多元社交或将沦为鸡肋。
微信圈上位是无对手?
微信朋友圈变身职场圈,是否意味着市场上的职场社交应用匮乏?事实并非如此。看准企业移动办公这片蓝海,不少企业级应用开发商先后推出了基于企业内部的社交协作平台,比如今目标的“企业群”、纷享销客和销售易的“企业微信”、理才网dayHR的“微聊”、阿里拿手的“钉钉澡堂”,新兴的企业IM市场玩的是类微博、类微信、类QQ老套路,也不乏“专业户”和“嬉皮士”的双重面孔。不过因为起步晚、大众化噱头不多,且通常与软件、系统、PC端服务捆绑,用户量难以呈现爆发式增长,即使在业内小有名气,很多鲜为外人所闻。
不过拼专业度,微信圈远不足与之交锋。如钉钉重心在OA、销售易主打CRM、dayHR则侧重于HR审批、移动考勤、补签、公告这块。为了强调“全员化”色彩,dayHR稍显俏皮地加入了二维码培训签到、工资条、个性化表情和职场娱乐的构想,还计划通过“圈子社交”构筑云职场生态圈的蓝图,这样的职场圈与“鱼龙混杂”的微信圈显然属于不同的次元。据说,目前理才网dayHR就在做以人为中心的职场生态圈的尝试。概念虽新,不过这样的圈子概念显并非“破天荒”,因为往前,以人为中心的社交圈如腾讯、以人为中心的商业圈如阿里,早已展开攻势。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圈子除了交友、吐槽、婚恋,还能挖掘商机、实现职业化成长甚至产业链的项目协同、业务联动、资源共享,这样的奇迹你是否会期待?云职场生态圈描绘的图景让人浮想联翩,眼下这一设想正努力化为现实。
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同时两者各有界线。时下担心朋友圈泄露商业机密或纠结于朋友圈潜在“文字狱”危机是情有可原的,当两者的界线被打破,圈子引发“血案”难免在意料之中。如何实现两者的和谐共处?也许“各自为阵,取长补短”比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尴尬来得更自然,更长远。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原创文章,首发金沙手机网投app ,主要探讨企业社交应用与周边环境,如能发布,请注明来源,谢谢阅读!V观世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