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告别野蛮生长,国资入局扫码大战一触即发原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日益普及,与之相辅相成的支付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而支付手段和支付方式的改变,也使得人们更深刻感受到互联网浪潮到来的气息。
出门不带钱包,似乎已经成了很多小伙伴的生活常态,只需揣上手机,轻轻一扫便可以付钱走人。虽然如今二维码支付在日常生活中仍随处可见,但其实这种支付方式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直到昨天二维码支付才获得监管层的认可。
昨日,经多家支付机构确认,称收到由央行主管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预示着在被央行叫停两年后,扫码支付终于迎来官方认可。
上述消息透露出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二维码支付获得官方认可,意味着行业发展将更加规范;二是国资背景的银联也将切入二维码支付领域,今后,二维码支付将不再是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天下,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作为生长迅速而又话题不断的支付方式,二维码支付到底有何利弊?市场将如何走向?伴随着放开之后的国资切入,市场格局将会有怎样变化?
扫码支付动了谁的奶酪?
随着移动支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逐渐渗透,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早期,国资并未切入支付领域,这里是一片自由与峥嵘的市场。以支付宝、微信等为代表的民营支付机构很快便开辟了移动支付市场的新天地。
支付宝、微信支付作为二维码支付的代表,已经融入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环球网报道,统计显示,在2015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以17.4%位居第二,拉卡拉、百度钱包、易宝支付的市场份额均在1%以上,但占据份额相对较小。
事实上二维码支付在国内的发展路程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市场如火如荼之时,央行一纸禁令,给火热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了支付宝和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这给当时风生水起的二维码支付一记闷棍。
对于叫停原因,央行当时给出的解释是线下二维码支付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曾就此做法对外做出过回应,他表示:“央行此举意在规范相关业务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并非针对某家企业,是‘暂停’而不是市场传言的‘叫停’。”
互联网分析师刘兴亮曾专门撰文指出。央行的紧急叫停,有三个层面的原因,其中一个是可以讲的原因,即安全因素。二维码存在易复制、安全性弱等缺点,在央行对扫码支付这种新型的支付手段缺乏评估和充分了解前,自然会担心扫码支付大规模放开后的风险隐患,所以叫停了二维码支付业务。
刘兴亮认为,还有两个因素不大拿得上台面。二维码支付之所以被叫停,一方面因为央行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时间,央行担心不能完全掌控局面和没有面对新事物的积极心态;另外,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肆布局二维码支付,并且不走银联通道,直接动了银联的“奶酪”,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在刘兴亮看来,移动支付市场的急速发展和广阔前景,同样吸引了国资系的平台。表面被暂时叫停的背后,也隐含了竞争的因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的态度并不坚决。尽管被暂时叫停,但二维码支付从未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近两年,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一直在布局。随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普及,二维码支付频频出现于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所。
从后续的发展情况看,线下扫码支付从未真正熄火,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不过由于央行未明确表态,扫码支付处于灰色地带。而随着央行重新开放二维码支付,业内普遍认为,该市场的春天即将到来。
扫码大战一触即发
伴随着央行认可,行业标准出台,二维码支付市场即将展开新一轮竞争,争夺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央行宣布计划放开二维码支付市场之后,中国银联便宣布正在央行拟定的标准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二维码支付体系。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中旬,工行就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产品,并且目前工行各支行也在响应总行号召,大力推广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线下支付的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战场”,因此银行在这个时候入场,也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
工行和银联的切入,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二维码支付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得到确定后,传统银行和国资背景支付平台也将逐步迎合“互联网+”的浪潮,成为二维码支付领域新的主力军。而这无疑将使二维码支付行业格局面临更多变数。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二维码支付的开闸,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央行对二维码技术和市场的肯定,经过这两年的技术发展,无论在场景运用、客户接受度、信息安全防范上,行业都有了长足进步。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将推动技术的完善与进步,二维码支付或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银行和银联加入扫码支付的布局后,可以快速弥补其在线下小额支付场景中的缺失,提升客户黏性,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其在大额支付场景中的优势。可以预期,第三方支付在线下支付场景中步步紧逼的态势有望放缓,甚至不排除银行或银联依靠扫码付在局部市场中暂时扳回一局的可能性。
不过与此同时,二维码支付行业还面临标准不统一和兼容的问题。除银联率先研究制定自己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之外,各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各大老牌金沙投网 机构也都在推行自己的二维码支付系统。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一个市场多套标准的尴尬情况。这也是监管应充分重视的重要问题。
就目前看来,市场上的移动支付主要有两部分,一种是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为首的扫码支付,一种是主要以银联为首的“云闪付”,但从Apple Pay在4月份进入国内市场后来看,抢占市场的效应并不明显。因此,此次银行和银联积极布局扫码支付的具体效果究竟如何,能否撼动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地位,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安全是挥之不去的话题
金融专家卢元强此前就曾表示:二维码支付让人们不用携带大量现金出门,扫一扫的方式方便、快捷。但是二维码支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法鉴别二维码的信息内容和发布者的身份信息,用手机扫二维码成了高风险动作。另外,支付渠道容易导致用户身份信息、交易信息泄露、资金损失。
从目前阶段看来,二维码支付方式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户支付时所扫描的二维码是否存在被窜改和恶意设置的风险;二是二维码支付的终端设备,即手机、平板电脑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何进一步提升和保障扫码支付的安全性,或许将会成为未来制约扫码支付发展的最大瓶颈。
如果说一个新兴事物的诞生,会经历从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到消亡期才算一个真正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那么二维码支付则在这个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在初创期了,又或许是由于政策或产品自身等问题,延迟了二维码支付的春天的到来。
在积压了2年之久后,这一次它似乎真的准备好了。
作者 :王凯丰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